浙江省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宏达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仪器名称为“漏斗”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 .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 . 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 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NaOH属于( )
A . 氧化物
B . 酸
C . 碱
D . 盐
4、下列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
C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 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5、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错误的是( )
A . 干冰:CO2
B . 生石灰:CaO
C . 胆矾:CuSO4
D . 小苏打:NaHCO3
6、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 . 还原剂
B . 氧化剂
C .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 以上均不是
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
B . 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C . 碳酸钠溶液与稀硝酸
D . 铁与稀盐酸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
B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H+ +SO
+Ba2++ 2OH-= BaSO4↓+2H2O
C . 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l+Cu2+=Al3+ +Cu
D .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 2Na+ + H2O + CO2↑

9、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 氧元素的得与失
B . 化合价的升降
C . 电子的转移
D . 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1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 .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 . 水滴石穿
D .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CaO+H2O=Ca(OH)2
B . 2NO+2CO=2CO2+N2
C . CO2+2NaOH=Na2CO3+H2O
D . CaCO3+2HCl=CaCl2+H2O+CO2↑
12、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HCO
→CO2
B . Cu→Cu(NO3)2
C . CO→CO2
D . MnO
→Mn2+


13、从元素的化合价分析,下列物质中不能作还原剂的是( )
A . Fe2+
B . Cl2
C . Cu2+
D . S2-
1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④⑤⑥
D . ③④⑥
15、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产物是( )
A . Na2O
B . Na2O2
C . NaOH
D . Na2CO3
16、要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无色溶液,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CaCl2溶液
B . 盐酸
C . 澄清石灰水
D . Ba(NO3)2溶液
17、关于焰色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并不是所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
B . 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C . 实验前后及过程中更换药品时需用稀盐酸将铂丝洗净并灼烧
D . 金属钠的焰色为黄色
18、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混合气体通过的洗气瓶中应加入( )
A . NaOH溶液
B . 饱和Na2CO3
C . 澄清石灰水
D . 饱和NaHCO3
19、已知:8NH3+3Cl2=6NH4Cl+N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N2
B . Cl2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 . 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微粒个数之比为 3∶8
D . 通过该反应可说明 Cl2 的氧化性强于 N2
20、夹紧下列装置中的弹簧夹并进行相关操作。下列情形中,表明相应装置漏气的是( )
A . 装置①中,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出现气泡,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B . 装置②中,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水柱,随后水柱下降至与瓶中液面相平的位置
C . 装置③中,双手捂住烧瓶,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双手放开后,水柱慢慢回落
D . 装置④中,将a管向上提至一段高度,a、b两管之间水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有下列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①NaOH固体;②铜丝;③HCl气体;④CO2;⑤石墨;⑥熔融氯化钠;⑦乙醇。
(1)属于电解质的是;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能够导电的是;
(4)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2、下列 4 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下同),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3、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在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Cu 作剂,硫元素被(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发生反应。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氯酸钾:;
(2)硝酸:;
(3)熟石灰:;
(4)硫酸氢钠:;
(5)氯化铵:;
(6)小苏打:。
三、有机推断题(共1小题)
1、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和C是否能反应?(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此空不填)。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 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一会儿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U形管内有什么现象?。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铜丝的变化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2.74 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2.12 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1)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克?
(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