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已知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构简式为 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B . 该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C . 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 . 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2、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体系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C .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3、下列变化中,元素价态变化与反应:3NO2+H2O=2HNO3+NO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2FeCl3+H2S=2FeCl2+2HCl+S↓ B . 2NH4Cl+6HCl+K2Cr2O7=2KCl+N2↑+2CrCl3+7H2O C . 3Br2+6NaOH=NaBrO3+5NaBr+3H2O D . 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5S↓+8H2O
4、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D)=0.45mol·L1·min1 B . v(B)=0.01mol·L1·s1 C . v(C)=0.40mol·L1·min1 D . v(A)=0.15mol·L1·min1
5、铅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铅丹的主要成分中铅元素以不同的化合价存在,其化学式应为(    )
A . PbO B . Pb3O4 C . PbCl2 D . PbO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砹(At)的氢化物稳定性差 B . 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原子弱 C . 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D . 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7、下列物质中,只存在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 N2 B . NaCl C . KOH D . H2O
8、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 次氯酸的分解 B . 氢气和氯气的反应 C . 氯气和甲烷的反应 D . 氧气和甲烷的反应
9、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 . 三氯甲烷 B . 乙醇 C . D . 己烷
10、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的是(   )
A . 金属钠 B . 浓硫酸 C . CuSO4·5H2O D . 无水硫酸铜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好同时改变两个或多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B .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它的焓变与其逆反应的焓变相同 C . 可以根据重要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推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 . HF、HCl、HBr、HI四种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HF
12、对于反应Fe(s)+H2SO4(aq)=FeSO4(aq)+H2(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判断该反应过程是否放热 B . 改变Fe的表面积会改变反应的速率 C . 通常用H2体积的变化情况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D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正极材料应为铁
1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 a和b用导线连接后,溶液中的Cu2+向铁电极移动 C . 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 .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14、1mol某气态烃最多可与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molCl2 , 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   )
A . CH≡CH B . CH3—C≡CH C . CH2=CH—CH=CH—CH3 D . CH3—C≡C—CH3
1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降到 需要 ,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 降到 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 B . 小于 C . 大于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图片_x0020_1573037180

(2)E2-E1是反应的(填“活化能”或“反应热”,下同),E3-E1是反应的
(3)已知拆开1 mol H-H、1 mol I-I、1 mol H-I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151 kJ、299 kJ。则反应H2(g)+I2(g)=2HI(g)的焓变△H=。该过程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2、电子式的运用
(1)用电子式表示粒子:

①氢氧根离子;②羟基;③二氧化碳分子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④MgF2;⑤H2O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现有CH4、C2H4、C2H6三种有机化合物:
(1)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2)常温常压下,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生成水的量最多的是
(4)在120℃、1.01×105Pa下,以上三种物质中的两种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
2、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将B过量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E的含氧酸盐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2) 分子中存在的,不同于 中的化学键被称为。用 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可溶解其中的 ,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和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3、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2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的滴加浓硫酸并不断振荡,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这样做的原因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一般情况下右边试管中所用到的试剂是
(4)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所采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4、将浓度均为0.01 mol/L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已知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H2O2+2S2O32-+2H+=S4O62-+2H2O,反应分反应A.H2O2+2I-+2H+=I2+2H2O和反应B两步进行。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为。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则试剂X应该为(从题干所涉及试剂中选择)。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图片_x0020_100025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H2O

实验Ⅱ

5

4

8

3

0

实验Ⅲ

5

2

x

y

z

结果为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实验Ⅲ。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以苯为原料合成一些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C的结构简式为
(2)B→D的反应类型是;E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E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方程式为
(4)D到E多采用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该催化剂质量组成为Fe2O3:K2O:Cr2O3=87:10:3。则100 g该催化剂含Fe2O3的物质的量为
(5)已知   △H=+125 kJ/mol 

  △H=+60.5 kJ/mol 

  △H = kJ/mo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