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生活更加美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医疗上常用95%的酒精进行杀菌消毒 B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C .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服用“钡餐”不会引起中毒 D . 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 对二氯苯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 D . 《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3、下列有关S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B . 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的溴常用 作氧化剂 C . 通入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 . 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晶体与 晶体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据此可判断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放热反应不需要条件即可发生,而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实现 D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5、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 .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用于制肥皂 C . 可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蚕丝和棉麻织物 D . 淀粉、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6、下列有关无机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来生产铝、钠、铁等金属 B . 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要用到石灰石 C . 硅是生产计算机芯片的原料,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 D . 耐高温的碳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酸羧基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 B . 将一小块钠块投入乙醇中,钠块浮在乙醇的液面上 C . 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说明醋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D . 乙醇可在银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体现了乙醇的氧化性
8、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粗盐的提纯 B . 制备乙酸乙酯 C . 铜与稀硝酸反应 D . 配制 的氯化钠溶液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可通过煤的干馏来制得 B . 丁烷( )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 . 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物理变化 D .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 ,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0、速率与限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视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于反应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木炭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B . 某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为 是指 时该物质的浓度为 C .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可增大反应速率 D . 在给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可逆反应完成程度达到最大
11、把X、Y、Z、W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均可形成原电池。 相连时X为负极, 相连时W上有气泡逸出, 相连时X质量减少, 相连时Y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小到大的排列为(   )
A . B . C . D .
12、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 、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检验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向适量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 悬浊液,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鉴别溴蒸气和

分别通入 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

D

探究 溶液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

相同温度下,将少量 粉末和2滴 溶液分别加入到盛有 溶液和 溶液的两支试管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有关硫酸、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可作干燥剂 B . 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体现氧化性 C . 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 D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固体,铜粉溶解
2、有机物P是调节血脂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三种官能团 B . 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 . 与足量 反应可放出 D . 可使 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3、物质检验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溶液成分的检验,结论错误的是(   )
A . 滴加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B . 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C . 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D . 加入足量浓 溶液、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并验证其性质。提取过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验证“含 溶液”和“含 溶液”中含有的 所需的试剂分别是
(2)步骤④的反应中 被还原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稀硫酸可用代替。

a.         b.         c. 、稀硫酸        d.

(3)海带灰中含有的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填序号)中实现与碘分离。
(4)某同学制得的粗碘中含有少量 ,对粗碘进行提纯的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分离方法是;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
2、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04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c.甲、乙溶液中的pH均增大

d.若将稀硫酸换为硫酸铜溶液,则甲、乙中铜片的质量均增加

(2)甲、乙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流由(填“铜片”或“锌片”)经导线流向(填“铜片”或“锌片”);溶液中的 (填“正极”或“负极”)移动。
(3)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 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对甲、乙装置做如下变化后,可形成原电池的是

a.甲中铜片换成锌片

b.乙中锌片和铜片相互倾斜至上端接触

c.甲中稀硫酸用乙醇代替

3、某同学设计实验制备 并探究其性质。

  图片_x0020_100006    图片_x0020_100007    图片_x0020_886426125    图片_x0020_100009    图片_x0020_100010

(1)氨气的制备

①仪器X的名称为;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的性质实验。已知氦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H中出现无色液体。

图片_x0020_100011

①G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G中的现象为

②向H中的无色液体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为,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4、 ,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研究该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8

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一定条件下,在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在 末达到平衡,测得

时间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③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写出该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

c.再充入 氩气,使容器压强增大

d.将容器的容积扩大至

④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b.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 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

5、丙烯酸某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合成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100001

已知:A是一种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丙烯酸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反应①、②的有机反应类型分别为
(3)丙烯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个。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D中含有的B、C可用除去。
(5)该丙烯酸某酯久置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植物和皮革处理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