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25℃时,下列4种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Ag2SO4(白色)

Ag2S(黑色)

FeS(黑色)

MnS(肉色)

1.4×105mol3·L3

6.3×1050mol3·L3

3.3×1018mol2·L2

2.5×1013mol2·L2

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除去某溶液中的Ag用Na2S溶液比Na2SO4溶液效果好 B . 25℃时,Mn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C . 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MnCl2溶液,沉淀颜色会由黑色变为肉色 D . 向Ag2S(s)⇌2Ag(aq)+S2(aq)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中c(Ag)不变
2、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 .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均发生化学变化 C .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D . 明矾和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3、下列有关元素与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2O2、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 B . 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 . 100mL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0.01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NA D . 25℃,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A
5、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反应或离子共存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Ca2+2OH+2 =CaCO3↓+ +2H2O B .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 、Cl、S2 C .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Br+Cl2=Br2+2Cl D . 水电离出c(H)=1×1012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K、I、Mg2
6、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错误的是(   )

A . 甲图液面读数为11.80mL B . 用装置乙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C . 用装置丙蒸发FeCl3溶液制取FeCl3晶体 D . 丁图是闻气体气味的操作
7、已知甲为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活塞可以自由滑动且质量忽略不计)、乙为恒容容器,一定温度下充入等量NO2气体,起始时体积相同,发生反应2NO2(g)⇌N2O4(g),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乙 B . 将乙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 . 恒温时向乙中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B . NaF和氢氟酸的混合液中存在:c(Na)>c(F)>c(H)>c(OH) C . 25℃测得0.1mol·L1醋酸钠溶液pH=8.9,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D . 0.1mol·L1Na2CO3溶液与0.1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 )+c(OH)=c(H2CO3)+c(H)+0.05mol·L1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A

测定NaClO溶液的pH

取一张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B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C

验证Ksp(AgCl)>Ksp(AgI)

取2mL0.1mol·L1AgNO3溶液,先后滴加3滴0.1mol·L1NaCl溶液和5滴0.1mol·L1KI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D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A . A   B . B   C . C   D . D
10、如图是家庭自制含氯消毒剂装置(C1和C2为铅笔芯)。接通电源:C1周围产生细小气泡,C2周围无明显现象;持续通电一段时间,当C2周围产生细小气泡立即停止通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1周围产生气泡的原因是2H2O+2e=H2↑+2OH B . C2与适配器输出的正极相连 C . 持续通电一段时间后,C2周围产生气泡主要成分为Cl2 D . 制含氯消毒剂的总反应为NaCl+H2O NaClO+H2
11、锰酸锂(LiMn2O4)是最早制得的具有三维锂离子通道的正极材料。以MnSO4和LiFePO4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ClO3的作用是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B . “沉铁”过程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PO4 C . 反应器Ⅱ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D . 已知K2S2O8中S的化合价为+6价,则 中存在“—O—O—”键
12、工业用CO2和H2合成乙醇:2CO2(g)+6H2(g)⇌C2H5OH(g)+3H2O(g)。保持压强为5MPa,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O2和H2发生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m[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0 B . m1m2m3 C . m3=3,则400K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 . 投料比m=1时,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钒元素在酸性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VO2为蓝色,VO 为淡黄色,VO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浓盐酸能把VO 还原为VO2。向VOS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VO >Cl2 B . 向酸性(VO2)2SO4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溶液由淡黄色变为蓝色 C . 向0.1molKMnO4的酸性溶液中滴加1molVOSO4溶液,转移电子为1mol D . 浓盐酸还原VO2的离子方程式为2VO +4H+2Cl=2VO2+Cl2↑+2H2O
2、用一定浓度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酸HA溶液。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A为一元弱酸 B . b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 C . 根据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V2V3 D .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小
3、我国科学家研制一种新型化学电池成功实现废气的处理和能源的利用,用该新型电池电解CuSO4溶液,装置如下(H2R和R都是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电极反应式为R+2H+2e=H2R B . 电池工作时,负极区要保持呈酸性 C . 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的pH变大 D . 若消耗标准状况下112mLO2 , 则电解后的CuSO4溶液pH约为2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NaClO溶液有杀菌、消毒、漂白作用。某兴趣小组查资料得到Cl2和烧碱在70℃以上主要发生副反应:3Cl2+6NaOH NaClO3+5NaCl+3H2O,并设计如图制备NaClO溶液的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5

(1)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装置Ⅲ的作用是
(3)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NaClO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
(4)用NaOH固体配制480mL10.0mol·L1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5)配制上述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g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会导致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定容时的操作是
2、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FeCO3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制取FeCO3(夹持装置略)。

图片_x0020_100020

操作的关键是向1mol·L1Na2CO3溶液(pH=12.1)通入一段时间CO2至溶液pH为7,再滴加一定量0.8mol·L1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的原因是;配制完毕后加入少量还原铁粉的目的是
(2)先向1mol·L1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目的是;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摩尔质量为234g·mol1)补血剂。

①某化学小组同学用KMnO4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②该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称取2.000g样品,灼烧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将所有可溶物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已知:I2+2 +2I),滴定时应将Na2S2O3溶液加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当溶液,即为滴定终点;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0.00mL的Na2S2O3溶液,则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保留1位小数)。

3、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验满方法是
(2)已知:N2(g)+3H2(g) 2NH3(g)    △H=-92kJ·mol1 , 工业合成氨温度选择700K的原因是
(3)利用NH3处理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x , 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体中氨气和铵根离子(统称氨氮)总量的检测备受关注。利用氨气传感器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787165150

①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

②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1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9×104mol,则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为mg·L1

(5)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类似。25℃时,联氨的电离常数Kb1=3×106mol·L1 , Kb2=7.6×1015mol·L1。联氨和盐酸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所得溶液呈性(填“酸”、“中”或“碱”)。
4、工业上采用乙烯直接水合法(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1)在磷酸/硅藻土催化剂作用下,乙烯进行水合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818807617

可知乙烯水合法制乙醇的△H0(填>或<),该历程中决定总反应速率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C2H4(g)+H2O(g)⇌C2H5OH(g)的反应速率为v=kc(C2H4)·c(H2O),v=kc(C2H5OH),其中k、k为速率常数。如图(pk=-lgk)所示①、②、③、④四条斜线中,能表示pk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能表示pk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

图片_x0020_813148141

(3)温度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mol1 , 已知温度T1时,某时刻容器中三种组分的浓度均为0.5mol·L1 , 此时vv(填>或<)。
(4)温度T2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乙烯和水蒸气各1mol,5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乙烯和乙醇的浓度之比为2∶1,则T1T2(填>或<),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是%(保留1位小数)。

四、工业流程题(共1小题)

1、工业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和Cr2O3 , 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铬及获得化工原料红矾钠(Na2Cr2O7·2H2O),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

(1)反应之前先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固体D的主要成分为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⑤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将Na2Cr2O7溶液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红矾钠粗晶体。
(4)工业上常用电解铬酐(CrO3 , 遇水生成H2Cr2O7和H2CrO4)水溶液的方法镀铬,电镀液中需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和添加剂,并通过加入H2O2提高或降低电镀液中Cr(Ⅲ)的含量,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a.2H+2e=H2

b.2H2O−4e=O2+4H

c.2 +2H +H2O

d. +14H+6e=2Cr3+7H2O

e.2Cr3+7H2O−6e +14H

①镀件上发生的反应有(填上述序号)

②电极上 放电生成铬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镀铬过程中H2O2体现的化学性质

A.仅氧化性    B.仅还原性    C.氧化性和还原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