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 B . 开发氟氯代烷制冷剂,有利于保护臭氧层 C . 大量生产和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方便日常生活 D .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乙醛常由于有机合成,可由乙醇氧化得到。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醛基的电子式为 图片_x0020_100001 B .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中所含 键的数目为 D .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醋酸能溶于水,可用于除水垢 B . 乙醇易挥发,可用于萃取中药 C . HCHO具有还原性,其水溶液用于杀菌防腐 D . 乙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4、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工业上制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催化剂有: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7mol B . 苯甲醇( )和乙醇的官能团相同,二者为同系物 C .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 D . 1mol乙醇和1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可反应生成1mol乙酸乙酯
5、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工业上制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催化剂有: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下列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装置甲:混合乙醇与浓硫酸 B . 装置乙:制取乙酸乙酯 C . 装置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层 D . 装置丁: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6、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工业上制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催化剂有: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下列对有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 .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相同物质的量的C3H6和C3H8O,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 D . 相同条件下,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的沸点依次升高
7、辣椒素是辣椒辣味来源,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辣椒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辣椒素分子式为C18H28NO3 B . 辣椒素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C . 分子中C、N、O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O>N>C D . 1mol辣椒素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Br2
8、药物异博定(盐酸维拉帕米)能有效控制血压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其合成路线中有如下转化过程:

图片_x0020_1000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沸点高于其同分异构体 图片_x0020_100008 B . X分子中所有的C原子不可能共面 C . 1mol Y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为1mol D . Z分子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3种
9、下列除杂试剂和除杂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己烷

NaOH溶液

分液

B

苯酚

浓溴水

过滤

C

乙烯

SO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D

乙醇

Na

蒸馏

A . A   B . B   C . C   D . D
10、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案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进行设备①的实验操作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 . 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苯酚钠 C . 设备④中的反应为:CaO+H2O+Na2CO3=CaCO3↓+2NaOH D . 设备⑤的反应条件为高温
11、有机化合物M是制备聚酯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含官能团为羰基 B . 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 C . 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醛的还有9种 D .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12、探究甲醛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

⑴向6mL 6mol·L-1NaOH溶液中滴加8滴2%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mL15%甲醛溶液,混合均匀,水浴加热,生成红色沉淀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⑵反应停止后分离出沉淀,将所得沉淀洗净后加入浓盐酸,不溶解。

已知: ,甲醛是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如图所示铜的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12 B . 红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不是Cu2O,可能是Cu C . 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后得到红色固体,说明生成的气体中一定是CO D . 从甲醛的结构推测,其氧化产物还可能有CO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光照时甲烷与氯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B

铜丝在酒精灯外焰灼烧,再将赤热铜丝插入乙醇中去,铜丝由红色变黑色,再变红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观察到水层呈无色

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D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H2SO4并加热,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14、1,2-丙二醇脱氧脱水反应的催化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oO3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1,2-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 . 过程④中有C—C键发生断裂 D . 1,2-丙二醇分解的产物有HCHO、CH3CHO、CH2=CHCH3、H2O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化合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1)C中的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2)D+F→G反应类型为
(3)已知试剂X的分子式为C5H12NBr,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
(4)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属于芳香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5)请写出以CH3CH2Br、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有机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

 

(1)H中手性碳原子数为
(2)A中采用sp2杂化的C原子数目有
(3)C的分子式为C10H3O2I,写出其结构简式
(4)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氨基(-NH2)且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1mol该物质能与2mol NaOH发生反应;

④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请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3、苯甲酸(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用于合成杀菌剂和香料等。实验室可通过KMnO4氧化甲苯( )制取苯甲酸,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①KMnO4具有强氧化性,碱性条件下可氧化甲苯生成苯甲酸钾和MnO2

②甲苯不溶于水;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100℃升华

(1)向装置中加入KMnO4、甲苯和KOH溶液,搅拌,加热至反应完全;冷却片刻后,加适量饱和NaHSO3溶液,充分反应;趁热过滤,将滤液在冰水浴中冷却;加浓盐酸至苯甲酸晶体完全析出;过滤,洗涤,干燥。

①冷凝管中的冷凝水从口流入(填“M”或“N”)。

②三颈瓶中KMnO4和甲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进行完全的标志为

③加适量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

④可证明“苯甲酸晶体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

(2)某化学实验小组以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取苯甲酸甲酯。实验结果显示,若用大火加热,苯甲酸的转化率远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3)若获得的苯甲酸晶体粗品中含有MnO2杂质,请补充完整的提纯实验方案:
4、由苯酚和叔丁基氯((CH3)3CCl)制取对叔丁基苯酚[ ]的流程如下

(1)若反应I过于剧烈,可采取的一种措施为
(2)AlCl3是反应Ⅰ的催化剂,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3)对原料分析得到以下谱图,其中属于红外光谱的谱图是

(4)产品中对叔丁基苯酚纯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取16.00g样品用NaOH溶液溶解,定容成250.0mL溶液;

步骤2:移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HCl酸化,再加入10.00mL 2.5molL-1的溴水。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用0.5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加入的指示剂为

②计算对叔丁基苯酚[摩尔质量为150g·mol-1]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