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

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 2FeCl3

铁和碘单质反应2Fe+3I2 2FeI3

D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A . A B . B C . C D . D
2、将Cl2通入自来水中杀菌消毒,主要是利用了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的( )
A . 氧化性 B . 酸性 C . 还原性 D . 稳定性
3、有关漂粉精,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 . 成分中只含有次氯酸钙 B . 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 . 暴露在空气中能长期保存 D . 溶于水有强酸性
4、如图所示:若关闭I阀,打开II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II阀,打开I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②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图片_x0020_100005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5、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 . 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 . 钠熔点高,所以先预热再反应 D . 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石蕊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 B . 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备漂白粉 C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D . 往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无明显现象
7、某学习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下列图像变化最有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图1表示氯水pH随时间的变化 B . 图2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 . 图3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D . 图4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8、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 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Ⅰ图:若 MnO2 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 . Ⅱ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C . Ⅲ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 . Ⅳ图:日光照射烧瓶中的饱和氯水会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氯气光照条件下溶解度下降而逸出
9、观察氯水或向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氯水,由此观察的现象与得出的结论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溶液

实验现象

结论

A

观察氯水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

氯水中有Cl2

B

NaHCO3溶液

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氯水中含有H+

C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Cl

D

紫色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0、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汽 B . 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 . 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D . 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处布条褪色,湿润处布条不褪色
11、新知识学习后及时梳理总结反思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梳理总结不合理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提出了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B . 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 . 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绿色火焰,冒白烟 D . 自然界中的镁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
12、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其中涉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实验

装置

试剂X

现象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红色褪色

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FeCl2溶液、KSCN溶液

溶液变红

A . 实验①:Cl2+2NaOH=Cl-+ClO-+2Na++H2O B . 实验②: +HClO=ClO-+CO2↑+H2O C . 实验③:ClO-+Ag++H2O=AgCl↓+2OH- D . 实验④:Cl2+2Fe2+=2Fe3++2Cl-
13、将新制氯水加入下列溶液中,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AgNO3溶液 B . FeCl2溶液 C . NaBr溶液 D . 石蕊试液
14、新制氯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呈黄绿色 B . 逸出 ,有刺激性气味 C . 光照时,放出氧气 D . 含大量 ,有强氧化性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瓶口出现大量暈白雾 B . 将新制的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白色沉淀生成. C .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色的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 . 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氯气通入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B . 蘸取某溶液做焰色试验时,观察火焰颜色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不含钾元素。 C .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都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 D . 钠可以从熔融状态下硫酸铜置换出铜,是因为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将10mL淀粉胶体和5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所示,2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B . 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C . 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 D . 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变蓝
4、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浅黄绿色、红色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Ⅰ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B . 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溶液不再呈酸性 C . 过程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Cl2 D . 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Na2O2粉末,也会出现相同的颜色变化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某同学按如图进行实验,在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在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布条,在C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A中现象是                    B中现象是      

结论是      

③若C中盛有的是混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溶液红色褪去,有同学说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种可能,请你帮他写出哪两种可能?

a:      

b:      

请设计实验证明哪种可能正确      

2、1774年瑞典化学家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实验室,这种黄绿色气体作为尾气通常用溶液(填化学式)来吸收,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905230355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铁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2)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3)实验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
(4)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5)盛水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说明氯气(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已知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无水AlCl3。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3

(1)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B盛放的试剂是,它的作用除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外还包括
(4)装置 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已知氯酸钾和浓盐酸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制备Cl2 , 比较KClO3和MnO2氧化性的强弱:KClO3MnO2 (填“>”或“<”)。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因其能杀灭病毒,是新冠肺炎期间常用的环境消毒剂。某化学学习小组为制备“84消毒液”设计了如图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卤素和碱液发生如下反应:3X2+6OH- 5X-+ +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圆底烧瓶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中若省去盛装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则会使产生的NaClO的量(填“不变”、“减少”或“增大”)。
(4)装置中若撤去盛冰水的烧杯,则可能会使产生的NaClO的量(填“不变”、“减少”或“增大”)。
(5)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使用“84消毒液”时须注意不要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否则会产生Cl2 ,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对比(5)与(6)的反应可得,ClO-与Cl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与有关。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卫健委公认二氧化氯(ClO2)为新时代绿色消毒剂,其特点是: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三效(广谱、高效、快速)。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建议,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传播,餐饮用具可用200mg·L− 1的ClO2溶液浸泡,游泳池水可按5mg·L− 1用ClO2进行消毒。常温下,ClO2气体与Cl2具有相似的颜色与气味,在水中的溶解度是Cl2的5~8倍。ClO2是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Cl2的2.6倍。ClO2不与冷水反应,遇热水则分解成HClO、Cl2和O2

下表列出了ClO2与传统消毒剂(氯制剂)的部分性能比较:

性能

ClO2

氯制剂(84消毒液、漂白粉等)

杀菌力

可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高浓度能杀死细菌芽孢

残留

抗药性

经大量实验研究表明,ClO2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将细胞内的酶氧化,从而起到杀菌作用。ClO2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还可以氧化色素,所以ClO2也是优良的漂白剂。研究表明,ClO2在浓度低于100mg·L− 1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我国卫健委提出,逐步用ClO2替代Cl2进行饮用水消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lO2将广泛应用到杀菌消毒领域。

(1)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A.可以用等浓度的ClO2溶液对餐饮用具和游泳池进行消毒。

B.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ClO2杀菌力强、无抗药性。

D.未来ClO2在生产生活中更广泛的使用,是我国发展绿色消毒剂的方向。

(2)某同学推测ClO2能与FeSO4溶液反应,你认为他的推测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用简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六、推断题(共2小题)

1、现有A、B、C、D、E、F、G、H、M九种物质,其中A为淡黄色粉末,B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无色无味液体, E为无色气体单质,F的水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可得D的溶液,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H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H的化学式:G,H。D的俗名是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强弱:KMnO4>Cl2>Br2

限选试剂:KBr溶液、KMnO4、浓盐酸。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 2MnCl2+5Cl2↑+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 的名称是,d中盛放的试剂是

2、如图,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
(2)写出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