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医疗废弃物经处理可加工成儿童玩具,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B .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 . 《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描述了中药的溶解与过滤 D . 商代制作的工艺精湛的司母戊鼎主要成分是铜、锡、铅
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 B . 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 C . 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D .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3、某矿物含Al2O3、MgO,工业上先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该矿物,然后过滤。再往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和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见下图。点e的坐标为(40,32)。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HCO +AlO +H2O →Al(OH)3↓+CO B . NaHCO3溶液中:c(H2CO3)+c(HCO )+c(CO )=0.8mol/L C . a点溶液存在:c(Na+)+c(H+)=c(AlO )+c(OH-) D . 水的电离程度:点a <点b
4、下列实验中,所加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 . 常温下小块铝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 B . 少量碘片投入足量溴化钠中 C . 小块硫磺投入足量二硫化碳中 D . 小块铜片投入热乙醇溶液中
5、“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的青铜器(主要成分为铜、锡、铅等)上。下列有关青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冶铜技术早于炼铁 B . 具有导电性 C . 熔点高于纯铜 D . 硬度大于纯铅
6、溶液足量时,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金属一定有剩余的是(   )
A . 铝与氯化铁溶液 B . 锌与浓盐酸 C . 铜与浓硫酸(加热) D . 铝与浓硝酸(常温)
7、某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是NaOH粉末和铝粉,可用于疏通管道中因毛发、残渣等造成的堵塞,使用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对该疏通剂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加冷水可提高效果 B . 使用时应防明火以免发生爆炸 C . 可敞口置于空气中保存 D . NaOH作氧化剂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粉与氧化铝发生的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B . 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 . 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 D . 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9、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 , 主要杂质为 Fe2O3、SiO2 ,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制备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过滤得到的滤渣主要为 SiO2 B . 步骤②的沉淀剂可以选用 NaOH、氨水或 Ca(OH)2 , 考虑成本,Ca(OH)2 最合适 C . 步骤④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 Al2O3 熔融的温度,降低能耗 D . 该方案的缺陷在于未能很好的将 Fe2O3 杂质除去
10、“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 D .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11、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 .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 制备金属镁 C .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D .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C .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D . 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已知:①2K2CrO4+H2SO4= K2Cr2O7+ K2SO4+H2O

②Fe2(SO4)3+2HI=2FeSO4+I2+ H2SO4

③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 K2SO4+7H2O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K2CrO4转化为K2Cr2O7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 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K2Cr2O7>Fe2(SO4)3>I2. C . 反应②中,每有1molI2生成,转移电子数为2NA D . 反应③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 . 实验中KMnO4只作氧化剂 C . Mn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 . 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mol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1)(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图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关闭K1 , 打开K2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然后打开K1 , 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3)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按照图装置将导致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方案2)用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最好选择

a.CCl4      

b.H2O      

c.饱和NH4Cl溶液      

d.浓硫酸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需化简)。
(6)(方案3)按下列路径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

 

写出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该方案能否测出AlN的纯度?(若能请用m1 , m2列出计算纯度的表达式)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酸性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4.6 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取上述的浓硫酸mL。
(3)在配制4.6 mol/L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

④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

(4)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如何处理?

①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应

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3、用如图标签所示浓盐酸配制250mL0.4mol·L-1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容量:500mL分析纯

品名:浓盐酸

化学式:HCl

外观合格符合GB622-89

相对分子质量:36.5

质量分数:0.365

密度:1.18g·cm-3

试剂生产许可证编号:×××

上海××化学试剂厂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时需要量取浓盐酸mL。
(2)配制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摇匀③洗涤并转移④冷却⑤量取⑥转移溶液⑦定容⑧装瓶贴标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大苏打 、苏打、小苏打被称为“苏氏三兄弟”。它们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工业上,将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 可制取 ,同时放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生成浅黄色物质,经测定该物质具有与过氧化钠相似的结构,该物质的电子式为
(2) 标准溶液常用于滴定碘的含量,若滴定的溶液呈酸性,测定结果会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下列关于苏打和小苏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3)
A .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造纸等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B . 苏打和小苏打的相互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C . 苏打(含氯化钠杂质)可用滴定法测苏打的质量分数,使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更准确 D . 牙膏中加入小苏打可以让小苏打颗粒直接摩擦牙齿,帮助清洁牙垢
(4)向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 的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标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二氧化碳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成分是(填写化学式)

②滴入 稀盐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填“增强”或“减弱”),试解释其原因

③原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五、推断题(共2小题)

1、A,B,C,D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 D 是金属,C 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 D,其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 表示)      
(2)若 A、B、C 为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请写出 B 转化为 C 的所有可能的离 子力程式:      
2、有A、B、C、D四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的焰色为黄色;B为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C在空气中加热熔化但不滴落;D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化学式:A,B,C,D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在空气中燃烧

②B与AgNO3 溶液:

③C与氢氧化钠溶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