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1molCl2的体积是22.4L B . 常温常压下,9gH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 . 2L0.1mol·L-1MgCl2溶液中Cl-的浓度是0.2mol·L-1       D . 44g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2、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 , 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②的作用是干燥O2 B . 装置③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 C . 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3+CO2=Na2CO3+O2 D .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b
3、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 NA 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约为 22.4L B . 0.1molNH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C . 0.5mol·L-1NaCl 溶液中含有 0.5molNa+ D . 常温常压下,64gSO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
4、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 . 40mL0.2mol/L 的 KCl 溶液 B . 20mL0.1mol/L 的 FeCl3 溶液 C . 20mL0.5mol/L 的 KClO3 溶液 D . 100mL0.2mol/L CaCl2 溶液与 100mL0.2mol/L 的 Na2CO3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5、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pH = 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HCO3水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
A . 石蕊,由蓝变红 B .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 酚酞,红色褪去 D . 甲基橙,由黄变橙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温下,1 L 0.1mol/LNH4Cl溶液中,NH4+离子数目为0.1NA B . 2 L 0.5 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 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 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N2和0.3 mol H2 ,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 NA
7、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烧杯

酒精灯

坩埚

漏斗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加热

B

饱和溶液

洗气

C

盐酸

过滤

D

饱和食盐水

洗气

A . A B . B C . C D . D
9、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的硫酸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B . 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C . 通入适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D .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1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所含溴原子的数目为 B . 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 , 转移的电子数为 C . 乙醇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 D .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
11、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UPAC公布的118号元素符号为Og,至此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均已填满,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子数为179 B . 原子序数为118 C . 中子数比核电荷数多61 D . 的摩尔质量为297 g
12、“绿色化学、保护环境”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乙醇 B .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 .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 . 发展氢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为Fe(OH)3 B . 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 mol CuS则消耗1.5 mol O2 C . 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 D . 将获得的CuCl2·2H2O晶体直接加热分解可制得CuCl2固体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12L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2NA B . 0.5mol熔融的 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1.5NA C . 5.6g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D . 4.6g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氮原子数目为0.1NA
3、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和铝的硅酸盐,以及 等。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pH

1.9

7.0

8.9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10.9

4.7

1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浸氧化”中,只有 两种离子被氧化 B . 随滤液②可除去的金属离子只有 C . “沉淀转溶”得到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 D . “调 ”的目的是为了除去铝元素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重要工具,按要求完成下列计算
(1)12.4gNa2R中含 Na+0.4mol,则 Na2R的摩尔质量为g/mol;
(2)3.6g H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容器 A 中的臭氧(O3)和容器 B 中的乙炔气(C2H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 A、B 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4)某人的血糖化验单显示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M=180 g/mol)为 5.00×10-3mol/L,此人 1mL血液中含葡萄糖mg。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实验室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 CoCl2•6H2O 制取三氯化六氨合钴(Ⅲ)总反应2CoCl2+10NH3+2NH4Cl+H2O2 2[Co(NH36]Cl3+2H2O.制备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溶解”需加热并使用研细的 CoCl2•6H2O,目的是
(2)步骤②“络合”需降温至 10℃进行,原因是
(3)步骤③“氧化”在 60℃进行。“操作Ⅰ”是已知:[Co(NH3)6]Cl3 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
(4)[Co(NH3)6]Cl3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4)
A . 离子键 B . 共价键 C . 金属键 D . 配位键 E . 分子间作用力 F . 氢键
(5)用图装置测定产品中 NH3 的含量(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蒸氨:取 m g 样品进行测定。添加药品后,加热三颈烧瓶,蒸出的 NH3 通入含有V1mLc1 mol•L﹣1H2SO4 标准溶液的锥形瓶中。

液封装置1的作用是 

②滴定:将液封装置2中的水倒入锥形瓶后,滴定过剩的H2SO4 , 消耗V2mLC2mol•L﹣1的 NaOH 的标准液产品中 NH3 的质量分数为若未将液封装置 2 中的水倒入锥形瓶,测得 NH3 的质量分数可能(填“偏高”或“偏低”)。

2、空气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下列物质中可以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 (1)
A . Na2O B . NaCl C . CO2 D . H2O
(2)双碱法脱硫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Na2SO3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下列反应中,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填序号)。

A.Ca(OH)2溶液与稀CH3COOH         B.NaOH和稀H2SO4

C.Ca(OH)2溶液与稀HNO3            D.NaOH和稀盐酸

③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⑤双碱法脱硫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该电池消耗6.6gCO2时,消耗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 L,其中含氧原子个(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

3、            
(1)I.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 100 mL ,再通入一定量的 CO2 ,随后分别各取 10 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0.2 mol ·L-1 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 CO2 的体积(y 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 轴)的关系如下图(分 A 、B 两种情况):

在 A 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II.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 H2 的体积之比是
(4)III.向一定量的 Fe 、FeO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mL 浓度为 2.0 mol ·L-1的盐酸,恰好使混 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 mL 的气体(标准状况) ,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 用足量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到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图信息: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 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20g/cm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NaClO物质的量浓度约为(保留1位小数)。
(2)工业上用Cl2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84消毒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该种“84消毒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3)
A . 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另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 .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C . 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D . 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9.0 g E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烘干后再使用
(4)一瓶上述“84消毒液”理论上能吸收空气中L的CO2 (标准状况下)而变质。(已知:CO2+NaClO+H2O=NaHCO3+HClO)
(5)“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mol·L-1的浓硫酸配制500mL3.6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6)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有(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2、CuCl2是常见的化学试剂,某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屑“湿法”制备CuCl2·2H2O。

氯化铜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形成的结晶水合物

温度

以下

以上

结晶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为溶液的作用是
(2)“湿法”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中,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用量,原因是
(3)为得到纯净的晶体,反应完全后要进行的操作是:除去其他可能的金属离子后,过滤,向滤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加热蒸发浓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其中,持续通入的作用是
(4)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废铜屑的利用率。取所得试样溶于水配成 , 取出 , 向其中加入过量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滴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涉及到的反应为:)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恰好(填颜色变化),且半分钟不再发生变化。

②废铜屑中铜的百分含量为

(5)查阅资料: , 等量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绿色。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取少量蓝色稀溶液于试管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