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莆田市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第二次质量检测(B卷)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β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γ射线的强
B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 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 . 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2、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当B的速度为0时,A恰好追上B,则此时A的速度为( )
A . πm/s
B . 1.5πm/s
C . 3m/s
D . 6m/s
3、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4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四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时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入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Ⅱ,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最终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轨道Ⅱ的周期
B . 沿轨道I运行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 . 沿轨道I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
D . 经过地月转移轨道到达P点时必须进行减速后才能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
4、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O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虚线为以正点电荷为圆心、过O点的圆。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虚线上C点移动到O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B . C,O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 . 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对试探电荷做正功
D . 移动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5、农村拆旧房时需要将旧瓦片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片放在滑轨上,瓦片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瓦片滑到底端时因速度过大而被摔碎,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 增大两杆的倾角α
B . 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C . 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 . 减少每次运送瓦片的数量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将高电压、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安全电压、电流,以方便测量。如图所示,在某一输电线路起始端接入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分别为1000:1和1:100,图中m、n表示电压表或电流表,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10V,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 )
A . m为电压表,n为电流表
B . m为电流表,n为电压表
C . 线路输送电功率为30W
D . 线路起始端的电压为10kV
2、如图所示,在y轴的右方有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x轴的下方有一方向平行x轴向左的匀强电场。现有一个氕核和一个氘核分别以相同的动量从y轴上的P点垂直y轴进入第一象限,经x轴后分别到达y轴上的某一点(图中未画出)。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
A . 两粒子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1
B . 两粒子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2
C . 氕核到达y轴时的速度较大
D . 氘核到达y轴时的速度较大
3、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B点高h处的A点自由下落,在C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x0表示B、C两点之间的距离,Ek表示小球在C处的动能。若改变下落高度h,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无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B . 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C .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 .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收缩趋势
E . 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减少水分蒸发
5、质中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5cm/s,其中质点O(x=0)的振动方程为y=10sin10πt(cm),t=0时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关于x=6cm处的质点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
B . 振动的周期为0.2s
C . 在t=1.2s时开始振动
D . 一个周期内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1cm
E . 在t=2.15s时的位移为–10cm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用一轻质细线跨过两个光滑轻质定滑轮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将一质量为m的开口小物块轻轻地放在左侧重物上,初始时小物块距离挡板上端的高度为h。释放后,系统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小物块运动到挡板时被挡住,此后两个重物做匀速运动,接着固定在右侧重物上的轻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
(1)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cm;
(2)测得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2、某同学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毫安表改装成双量程电压表的电路:
(1)毫安表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5mA;R1和R2为定值电阻,其中R1=500Ω。若使用a和c接线柱,电压表量程为15V,则R2=Ω;
(2)现有两个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A2(量程3A,内阻约0.05Ω);两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和500Ω,则应选电流表(填“A1”或“A2”),应选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
(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开关S2拨向b,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
②闭合开关S1 , 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I1和毫安表示数I2;
③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I2—I1图像如图乙所示;
④由图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半径为0.4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相切于O1点。物块A以水平速度
从O1点滑入圆弧轨道,滑到最高点时,静止于O2点的物块B在F=3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向右运动,此后撞上恰好落地的物块A。A、B可视为质点。已知B的质量为0.5kg,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滑到圆弧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O1、O2两点间的距离。
2、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等间距分布着4个条形匀强磁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1T,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间距均为d=0.5m。桌面上现有一边长l=0.1m、质量m=0.2kg、电阻R=0.1Ω的单匝正方形线框abcd,在水平恒力F=0.3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左侧磁场边缘垂直进入磁场,在穿出第4个磁场区域过程中的某个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线框ab边始终平行于磁场边界,取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线框刚好完全穿出第4个磁场区域时的速度;
(2)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
(3)线框从开始运动到刚好完全穿出第4个磁场区域所用的时间。
3、如图是某科技创新小组自制的一个监控气温的报警装置,在板上固定一个开口向右、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足够长),用一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汽缸右侧固定一个带压力传感器的警报器A。当汽缸内温度为270K时,活塞到警报器的距离L1=3cm,到汽缸底部的距离L2=30cm。当警报器受到的压力为10N时开始报警。已知大气压强p0恒为1.0×105Pa,活塞横截面积S=10cm2 , 不计活塞厚度及一切摩擦。求:
(1)活塞刚好碰到传感器时的环境温度;
(2)开始报警的温度。
4、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AOB,O为圆心,半径为R,∠AOB=60°。一束激光从距离O点
处的P点垂直AO边入射到玻璃砖中,然后从BO边上的Q点出射,出射光线与BO成30°。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
(2)激光从P点传播到Q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