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第一次网络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 )
A .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0
B .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C . 入射光的频率为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D . 入射光的频率为2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如图所示,在e、f间接上交流电源,保持电压最大值不变,使其频率增大,发现各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1变暗,灯2变亮,灯3不变.则黑箱a、b、c中所接元件可能是( )
A . a为电阻,b为电容器,c为电感线圈
B . a为电感线圈,b为电容器,c为电阻
C . a为电阻,b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
D . a为电容器,b为电感线圈,c为电阻
3、如图所示,甲图为正弦式交流电,乙图正值部分按正弦规律变化,负值部分电流恒定,丙图为方波式交流电,三个图中的
和周期T相同。三种交流电的有效值之比为( )

A .
B .
C .
D .




4、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
,那么( )

A . 频率是50赫兹
B . 当t=0时,线圈平面恰好与中性面重合
C . 当
秒时,e有最大值
D . 有效值为


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
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
B .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
C . u随t变化的规律为
国际单位制
D . 若热敏电阻
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6、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 .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D . 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原子从n=2到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
B . 氢原子从n=5到n=1能级跃迁时,氢原子吸收
的光子
C . 用光子能量为
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可以发出6种不同波长的光
D . 用光子能量为
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辐射光中光子能量为
的光波波长最长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B . 粒子的运动速率增大,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也增大
C .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观点
D . 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9、2018年我国正在建设最先进的散裂中子源,日前,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CSNS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对于有关中子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 . 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
C . 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 . 核反应方程
中的
,X中核子个数为124



10、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大
B .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 . 在
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都是带正电的高速粒子,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D . 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
衰变和6次
衰变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
B .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
C . 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 . 200个
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一定剩下50个
原子核未衰变
D . 据图可知,原子核B和C结合成原子核A要放出能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增大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B .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
(h为普朗克常量)
C .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 .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能增大光电流

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其中( )
A . 频率最大的是B
B . 波长最长的是C
C . 频率最大的是A
D . 波长最长的是B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下图所示,静电计与锌板相连,现用紫外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的偏角。
(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计偏角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填有或无)偏转。
2、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选填“阴极”或“阳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Hz。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某村通过水电站发电对用户供电,输电线路如图所示,已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500 V,输出功率为9 kW,用变压比(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的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送电,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 Ω.到达用户后再用变压比为72∶11的理想变压器降压后供给用户,求:
(1)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和电功率;
(2)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
2、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求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保留1位小数)
3、如图所示线圈面积为0.
05m2 , 共100匝,线圈总电阻为r=1Ω,外电阻R=9Ω,线圈处于
(T)的匀强磁场中. 当线圈绕OO′以转速n=300r/min匀速转动时,从线圈处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求:

(1)写出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线圈转过60°时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
(3)线圈转过1/15 s的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q.
(4)线圈匀速转一圈回路产生的总热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