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金华方格外国语学校第5届校运会上,小张获得100 m冠军,成绩为12.5s,若测得他4s末的速度为6.0m/s,10 s末的速度为8.4 m/s,则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6.0 m/s B . 7.2m/s C . 8.0m/s D . 8.4 m/s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10 m/s2 , 则2 s末的速度为(   )
A . 10 m/s B . 0 C . -10 m/s D . 5 m/s
3、中国自主研发的 “暗剑”无人机,时速可超过2马赫。在某次试飞测试中,起飞前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120m的测试距离,用时分别为2s和l s,则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 20m/s2 B . 40m/s2 C . 60m/s2 D . 80m/s2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数量关系满足 (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 5s内质点的位移为35m C .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D . 质点在3s末的速度为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m/s,加速度为1m/s2 , 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 t=5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6.25m/s D . t=8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2.2m/s
6、高二学生张晓乐身高1.7 m,在2019年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至少约为(g取10 m/s2)(   )
A . 9 m/s B . 8 m/s C . 5 m/s D . 3 m/s
7、如图所示,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把4个水果以不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1s后4个水果均未着地,则1s后速率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 , 那么,在任意1s内(   )
A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等于前1s内的速度变化量的2倍 D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9、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1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为v1 , 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v2 , 则该物体通过AB中点的瞬时速度是(   )
A . B . C . D .
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 . 28.33米/秒 B . 13.60米/秒 C . 14.78米/秒 D . 14.17米/秒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质点在直线A、B、C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再经过5s达到C点,则它达到C点时的速度是m/s.
2、一个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4m/s的速度向守门员飞来,若被守门员踢后以6m/s的速度反方向飞出,若守门员踢球时间为0.1s,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m/s2 , 踢出后足球沿草地做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 , 则2s后足球速度大小为m/s。(以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一辆汽车做以20m/s的速度行驶,前方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
求:
(1)最长运动时间;
(2)第3s末的速度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物理的实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及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一种特殊的光线)和超声波(一种特殊的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

当小车运动到P位置时,由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1。经过t时间小车由P位置运动至Q位置,此时再由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2。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u。通过计算机的自动运算,可以计算出小车从P到Q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在该问题中,是否需要考虑红外线的传播时间?请简述理由。
(2)求小车从P运动至Q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
(3)实际上利用该传感器,我们更希望测得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为了测量P点的瞬时速度,那么我们选定的“时间间隔”应当尽量的小。然而本题中有三个时间间隔,△t1、t、△t2。请判断这三个时间间隔中,哪个或者哪几个应当尽量短一些,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瞬时速度?请简述理由。
3、一辆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内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如图所示,求:

(1)汽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2)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
(3)汽车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