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3m/s2 , 这意味着( )
A . 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3倍
B . 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3m/s
C . 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3m/s
D . 该物体在任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2、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
B . 汽车在AB段静止
C . 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 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
3、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 .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 .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 . 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辽宁号”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D . 研究我校田径队运动员在三级跳中的肢体动作
4、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 .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 .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 .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5、如图所示,一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相连接的半圆弧轨道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共线,则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 . R-r,R+r
B . 2R,
C .
,
D .
,





6、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
位移,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
的位移,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20m/s
B . 18m/s `
C . 23.3m/s
D . 40m/s
7、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增大
B .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C . 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
D . 加速度变化时,速度可能不变
8、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5.5-2t,v与t的单位分别是m/s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 5.5 m/s与-2 m/s2
B . 5.5 m/s与2 m/s2
C . 0与-2 m/s2
D . 0与2 m/s2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C .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3m/s2 , a乙=﹣5m/s2 , 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 .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 .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
D .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
3、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 .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 . 速度变化的方向可能与原速度方向反向
C . 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原速度方向反向
D .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4、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中的直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8s内,甲、乙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 t=5s时,甲的速度大小为9m/s
C . 0~8s内,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
D . t=8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11.4m/s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为测定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d的遮光板,释放重物后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A , 和△tB , 遮光板中心经过光电门A和B的时间差为
.那么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速度表达式为,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为,滑块的加速度a=.(用题目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选填“4~6V”或“220V”)。安装纸带时,需要将纸带置于(选填“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选填“上方”或“下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
A . 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 . 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C . 实验时,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D . 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通过计算已经得出了打下B、C、D四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以A点为计时起点,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打点计时器打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E=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某战机初速度为零,在弹射系统作用了0.1s后,可以达到一定的速度,然后战机脱离弹射系统继续在甲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 , 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求:
(1)战机脱离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大小;
(2)战机在弹射系统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
2、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 6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 求
(1)汽车匀速行速时的速度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
(3)汽车在匀速行速的过程中突遇紧急情况,需要停车,若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 那么刹车2 s和5 s时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3、某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了30m经过B点,又行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经过6s运动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如图所示,求:
(1)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求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4、在汽车逐渐成为代步工具的今天,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一种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试求:
(1)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