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华理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 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 . 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 .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2、如图,当轿车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驶入高速公路 ETC 收费通道时,ETC 天线完成对车载电子标签的识别后发出“滴”的一声。此时轿车距自动栏杆 7m,司机发现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 使轿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 , 则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
A . 0.5 s
B . 0.7s
C . 0.9s
D . 1s
3、平均速度定义式为
,当
极短时,
可以表示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的物理方法是( )




A . 等效替代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理想模型法
D . 极限思想法
4、运动员在立定跳远时,脚蹬地起跳瞬间的受力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研究问题的尺度远大于物体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 .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成质点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
B .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C .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
D . 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接触必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B . 重物挂于绳下端,重物对绳的拉力就是重物的重力
C . 支持力一定沿竖直方向
D . 书放在桌面上静止,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书的支持力
8、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 .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C .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D .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9、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A . 速度为零 ,加速度也为零
B . 速度为零 ,加速度不为零
C . 加速度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 . 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向下
10、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 .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
B . 小球第3 s末的速度6 m/s
C .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
D .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
11、如图所示,一只小甲虫沿着倾斜的树枝向上匀速爬行,则( )
A . 甲虫速度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B . 树枝对甲虫的摩擦力方向沿树枝向下
C . 树枝对甲虫的作用力与甲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甲虫匀速向下爬行与向匀速上爬行所受摩擦力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乌龟和兔子从同一位置出发进行“龟兔赛跑”在时间t1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兔子比乌龟早出发
B . 到时刻t1乌龟与兔子的位移相同
C . 在比赛过程中,乌龟与兔子都做匀速运动
D .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与兔子相遇两次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以Ox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从A到D的位移为,从C到E,再到A的总位移为。
2、图为用每隔1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轿车行驶的照片,小轿车的车身长约为5m,由此可以估算出小轿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为m,估算出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m/s。
3、一质点沿Ox坐标轴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在时间t=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在前4s内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4、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g取10 m/s2)
5、物体重为40N,用大小为300N的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对墙的摩擦力为N,若将F减小到150N,物体对墙的摩擦力为N。
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m,它落地的速度大小为m/s。(g=10m/s2)
7、从离地15m高处以10 m/s竖直上抛一物体,则物体从起抛点上升的最大高度距地为m,物体在空中飞行过程的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8、因测试需要,一辆汽车在某雷达测速区沿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一段时间后,又接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停止.下表中给出了雷达每隔2s记录的汽车速度数值.
时刻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22.0 |
速度m/s |
0 |
4.0 |
8.0 |
12.0 |
16.0 |
16.5 |
13.5 |
10.5 |
7.5 |
4.5 |
1.5 |
0 |
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汽车在测试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
9、如图为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则小车在BC段做运动,图中B点对应的运动状态的瞬时速度大小是m/s。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是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景,轨道上a、c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是a、c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做了三次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c点,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选填“a”“b”或“c”)点时的瞬时速度;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m/s.
次序 | 挡光片宽/m | 挡光时间/s | 速度/(m・s-1) |
1 | 0.080 | 0.036 | 2.22 |
2 | 0.040 | 0.020 | 2.00 |
3 | 0.020 | 0.0105 | 1.90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求:
(1)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2)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取g=10m/s2)
2、某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2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过8s,汽车已前进的总位移为336m。求:
(1)该汽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2)画出该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