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阶段性诊断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质量m=2kg的木块A以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的上表面,由于A、B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
B . 长木板的质量为1 kg
C .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
D . 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
2、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能正确地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
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某同学疫情期间在家锻炼时,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球拍每次击球后,球都从同一位置斜向上飞出,其中有两次球在不同高度分别垂直撞在竖直墙壁上,不计空气阻力,则球在这两次从飞出到撞击墙壁前( )
A . 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可能相等
B . 飞出时的初速度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C . 撞击墙壁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D . 飞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4、一个椰子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从椰树上自由掉落,如果知道其落地时间为1.3秒,则这棵椰树的高度大约为( )
A . 5m
B . 8m
C . 13m
D . 16m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B,关于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 . 物体a对b的支持力一定等于b受到的重力
C . 物体a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 . 物体b对a的压力和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观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后,某同学设想地球仅在木星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通过木星的情景,如图所示,轨道上P点距木星最近(距木星表面的高度可忽略),则( )
A . 地球靠近木星的过程中运行速度减小
B . 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中加速度增大
C . 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D . 地球在P点的运行速度大于木星第一宇宙速度
7、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乘客做曲线运动
B . t1~t2时间内,乘客的速度v增大
C . t2~t3时间内,乘客的加速度向上
D . t2~t3时间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8、如图所示,长为L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让链条从静止开始沿桌边下滑,若桌子高度大于链条长度,则链条滑至刚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乙图,牛顿通过引力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 丙图,伽利略通过实验加推理的研究方法得到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 . 丁图,开普勒通过大量天文观测数据总结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关于扳手上的P、Q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角速度小于Q点
B . P点线速度小于Q点
C . P点向心加速度速度小于Q点
D . P点转速小于Q点
3、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平抛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s后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70m/s
B . 第三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250W
C . 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500W
D . 平抛过程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4、如图甲所示,滑块沿倾角为α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向下运动,某段时间内,与斜面平行的恒力F作用在滑块上,滑块的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0~t1、t2时刻以后的图线均平行于t轴,t1-t2的图线是一条倾斜线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为gsinα
B . t1~t2时间内,恒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C . t2~t3时间内,恒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D . t1~t2时间内,滑块的动能不变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1)
A . 控制变量法
B . 假设法
C . 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
A .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 .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 . 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图像
D . 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受到的总重力大小

(3)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点正下方、固定于B点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本实验中,小球应选择______; (1)
A . 木球
B . 钢球
C . 塑料球
(2)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3)调整AB之间距离H,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作出
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当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时,该直线斜率k0= (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4)在实验中根据数据实际绘出
-H图象的直线斜率为k(k<k0),则实验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f与小球重力mg的比值
= (用k、t表示)。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B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
(1)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和摩擦力;
(2)若仅增大三棱柱斜面倾角θ,A,B仍保持静止,则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和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
2、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即两个航天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是一个国家航天技术实力的体现。宇宙飞船与航天器在太空对接,首先要把宇宙飞船发射到离地面很近的圆轨道,然后经过多次变轨,最终与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完成对接,假设之后整体保持在距地面高度仍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继续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宇宙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用题中字母表示)
3、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质量为m=1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如图甲所示.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在t1=2s时刻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 sin 37°=0.6,cos 37°=0.8,忽略浮力.求:
(1)小球在0~2s内的加速度a1和2~5s内的加速度a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的大小.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的135度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用质量m1=0.4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点,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6t-2t2 , 物块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 , 求:
(1)DP间的水平距离;
(2)判断m2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3)m2释放后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