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如图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
A .
B .
C .
D . G



2、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则下图中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 )
A .
B .
C .
D .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内的位移是14m,第5s内的位移是1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B . 第5s初的瞬时速度是
C . 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
D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4、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 . 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 . 改用X射线照射
C .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 .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时,可以将地球看成是质点
B .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 . 北京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上海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略大
D . “千克”、“米”、“秒”、“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6、如图所示,材料相同,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A和B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A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图甲),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1 , 加速度为a1.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F 向左推B加速运动时(图乙),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2 , 加速度为a2。则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F2 =1:1 ② F1:F2 =m:M ③a1:a2 =M:m ④ a1:a2 =1:1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v=1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x=1.25m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B . x=0.4m处的质点比x=0.6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 . x=4m处的质点再经过1.5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D . x=2m处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y=0.4sinπt (m)
E . t=2s的波形图与t=0时的波形图重合
2、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1.09MeV,氚核的比结合能是2.78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7.03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核反应方程式为
B .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17.6MeV
C .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D . 该核反应质量守恒

3、《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人对绳的拉力一直变大
B . 绳OD的拉力一直变大
C . 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
D . 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
mg

4、A、B、C、D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A物体的x-t、B物体的v-t、C物体和D物体的a-t图象依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且此时C物体在D物体的左边1.75m处,则( )
A . 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B物体
B . 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物体
C . t=2.5s时C物体追上D物体
D . t=3.5s时C物体追上D物体
5、在冰壶比赛中,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甲图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像如乙图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像可得( )
A . 红壶碰撞后直至静止位移为0.1m
B . 碰撞后,蓝壶的瞬时速度为0.8 m/s
C . 碰撞后,红、蓝两壶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6
D . 碰撞后,红、蓝两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5∶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B .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C .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只要温度升高其内能就一定增大
D .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
E . 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定能达到100%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1)实验中必须保证两次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 . (1)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作出的F与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3)若认为图乙中F与
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
大小引起,则原因是
的大小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2、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有时飞机需要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将飞机起飞的运动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的发动机起飞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 , 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m/s,请分析:
(1)若飞机仅依靠自身的发动机起飞,飞机需要的跑道至少应多长?
(2)若航空母舰的跑道长160m,那么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应使飞机至少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某种材料制成的扇形透明砖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平行于桌面的光线从OA的中点垂直射入透明砖,恰好经过两次全反射后,垂直OB射出,并再次经过光源S,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为c,求
(1)材料的折射率n;
(2)该过程中,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光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之比。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
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球体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sin37°=0.6,cos37°=0.8,取g=10m/s2)

4、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根据图像求:
(1)物体的初速率v0;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5、如图所示,导热性能极好的气缸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缸内用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活塞上放一砝码,稳定后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均为T1。当环境温度缓慢下降到T2时,活塞下降的高度为△h;现取走砝码,稳定后活塞恰好上升△h。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T1、T2均为热力学温度,求:
(i)气体温度为T1时,气柱的高度;
(ii)砝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