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学情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 B . 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 . 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 D .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2、如图,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火箭B是“追赶”光的;火箭A是“迎着”光飞行的。若火箭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则两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分别为(   )

A . c+v,c-v B . c,c C . c-v,c+v D . 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 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C . 同步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介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 . 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其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4、如图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点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在滑雪AB者经过段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A . 大于μmgL B . 等于μmgL C . 小于μmgL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1687年牛顿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月一地检验证明了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与行星对卫星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当时牛顿掌握的信息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的公转周期约为27.3天。下列关于月一地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月地检验”是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种性质力 B . 牛顿计算出了月球对月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的数值,从而完成了月一地检验 C . 牛顿计算出了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从而完成了月一地检验 D . 牛顿计算出了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 ,从而完成了月一地检验
6、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如图为探测器先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被月球捕获后进入轨道I绕月球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经变轨后在轨道I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100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在轨道II上的运行速率大于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 B . 在轨道II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的运行周期 C . 在轨道II上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的向心加速度 D . 在轨道II上和在轨道I上运行时,所携带的仪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7、2020年  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为了比较节省燃料和推力的方式实现太空中转移,从地球去往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必须通过一条叫“霍曼转移轨道(如图的运输轨道)”飞行,该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该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先在地球附近点火加速,进入“霍曼转移轨道”,再在火星附近反向点火减速,被火星捕获(火星着陆)。关于“天问一号”沿“霍曼转移轨道”向火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问一号”的速度逐渐变大 B . “天问一号”的速度逐渐变小 C . “天问一号”的速度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 D . “天问一号”的速度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
8、如图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的一部分,M为半径为R=1.0m、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M的下端相切处放置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m=0.01kg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内侧恰好能经过M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取g=10m/s2 , 弹簧枪的长度不计,则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

A . 0.10J B . 0.15J C . 0.20J D . 0.25J
9、如图所示,把A、B两球由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两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绳OA对A球不做功 B . 绳AB对B球做正功 C . 绳AB对A球做负功 D . 绳AB对B球不做功
10、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60561288 B . 图片_x0020_1871087925 C . 图片_x0020_2006609121 D . 图片_x0020_100004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利用重物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利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3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1)该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应选择的方案是,理由是
(2)若该小组采用甲方案的装置。

①完成该实验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接通电源释放纸带,则如图2所示操作合理的是

②用此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根据纸带可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 图像如图4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如果某次实验时,发现动能的增加量略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填序号)。

A.在测量重锤质量时测量的不准确

B.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

C.摩擦力或阻力太大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某行星半径为R,在其表面环绕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该行星的密度。
2、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 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 , 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max=1.02 m/s的匀速运动.g取10 m/s2 , 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3、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与圆心O等高,B为圆弧轨的最低点,该圆弧轨道与一粗糙直轨道CD相切于C,OC与OB的夹角为53°,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P点静止开始下滑,PC间距离为R,滑块在CD上所受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3倍。(sin53°=0.8,cos53°=0.6)求:

(1)滑块从P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
(2)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为保证滑块不从A处滑出,PC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4、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 kg的滑块压缩着一轻弹簧且锁定,但它们并不相连,滑块可视为质点. 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段为曲线, 段为直线,在 s时滑块已上滑 m的距离( m/s2 ).求:

(1)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 段对应的加速度大小 及动摩擦因数 的大小.
(2) s和 s时滑块的速度 的大小.
(3)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学情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