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开普勒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图所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为椭圆,该行星在近日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vA , 在远日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vB , 则vA、vB的大小关系为( )
A . vA>vB
B . vA=vB
C . vA<vB
D . 无法确定
2、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 .
B .
C .
D .




3、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 )
A .
B .
C .
D .




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 加速度
B . 合外力
C . 速率
D . 速度
5、一个距地面高度为h的小球以速度v0=5 m/s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2 s到达地面.求下落高度h( )
A . 10 m
B . 20 m
C . 30 m
D . 40m
6、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速度不变
B . 向心加速度不变
C . 周期不变
D . 运动状态不变
7、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做平抛运动,如果初速度为5m/s,g=10m/s2 , 物体质量m=1kg,经t=1s落地,则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与该物体落地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 )
A . 50W、50W
B . 100W、100W
C . 50W、100W
D . 100W、50W
8、已知一辆电动玩具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其额定功率为20W,质量为1kg,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4N,且该玩具车的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不能超过额定功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速度为5m/s
B . 当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其动能为25J
C . 该玩具车的速度可以以10m/s匀速行驶
D . 当玩具车的速度为4m/s时,P实=16W
9、用水平恒力
作用于质量为
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恒力做功为
,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
(
)的物体,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的距离
,恒力做功为
,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无法判断



10、下列运动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 手提物体使物体匀速向上运动
B . 忽略空气阻力,沿光滑曲面下滑的物体
C . 忽略空气阻力,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D .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11、某次抗洪抢险时,抢险队员需要渡过一条宽度
的河流。已知当时的河水速度
,而抢险队员的机动船相对静水的速度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机动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B . 机动船过河的时间最短时,船头指向垂直河岸
C . 机动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
D . 机动船过河运行的距离最短时,船头指向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



12、如图所示,A、B为地球周围的两颗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关系是h1<h2。则下列关系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线速度:vA>vB
B . 角速度:ωA>ωB
C . 周期:TA>TB
D . 向心加速度:aA>aB
13、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核电站是把内能转化成了电能
C . 内燃机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 .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10J功,就有10J能量发生转化
14、如图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自转轴线上,其中b轨道与赤道共面,则关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可能为a
B . 可能为b
C . 不可能为c
D . 一定为b
15、如图所示,汽车先后驶过凹形路面与凸形路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凹形路面的最低点汽车失重
B . 在凸形路面的最高点汽车更容易爆胎
C . 为保证安全可加速通过这段路面
D . 为保证安全要减速通过这段路面
16、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距圆盘中心一定距离处有一小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与向心力
B . 圆盘对木块的摩擦力对木块做了功
C . 由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D . 由于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17、下列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利用到了离心运动的是( )
A . 驾驶汽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B . 汽车过凹形路面时必须减速
C . 火车轨道外高内低
D . 洗衣机的脱水桶
18、如图所示,主动轮M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N做匀速转动,a是M轮上距轴O1的距离等于M轮半径一半的点,b、c分别是N轮和M轮轮缘上的点,已知在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N轮的转速是M轮的3倍,则( )
A . M轮与N轮半径之比为2∶1
B . 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3
C . b、c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3
D . a、c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
19、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①先抛出A球;②先抛出B球;③同时抛出两球;④使A球初速度大于B球初速度;⑤使B球初速度大于A球初速度( )
A . ①④
B . ③⑤
C . ③④
D . ②④
20、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海平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等于
mv
+mgh
B . 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0
C .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v
+mgh
D .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mv
+mgh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并可视为球体且质量分布均匀的地球表面某处,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1=;如果把物体放到地球球心处,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F2=。
2、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以后,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G,并利用其测出的G,估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因此该科学家被称为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如果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质量M=。
3、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摆球A的受个力的作用;如果已知该摆的悬点到圆心间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摆运动的周期的平方T2=。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再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依得到痕迹B的方法,再得到痕迹C;最后用刻度尺测出图示中的x、y1、y2的数值,如果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
2、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如图2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如果重锤质量用m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Ek=。
(2)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象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2−h图像是图3的哪一个。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一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5m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
(3)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
2、站在某星球表面上的宇航员将一小物块从光滑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某段时间后滑至斜面底端C点的速度为v,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D点(假设在C点没有能量损失),已物块在斜面上下落的高度为h,物块与面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3)CD间的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