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 .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 .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传播速度大
B . 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是由于薄膜干涉
C . 应用多普勒效应可以计算出宇宙中某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
D . 狭义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3、下列有关光现象及光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 . 不透光圆片后面的阴影中心出现一个亮斑属于光的干涉现象
C . 光导纤维中内层的折射率小于外层的折射率
D . 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光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这是圆孔衍射现象
4、“歼-20”隐形战斗机的横空出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其隐形的基本原理是机身通过结构或者涂料的技术,使得侦测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出现漫反射,或被特殊涂料吸收,从而避过雷达的侦测.已知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在200 MHz至1 000 MHz 的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隐形战斗机具有“隐身”的功能,是巧妙地利用了雷达波的衍射能力
B .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 .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
D .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
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
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该运动是简谐运动
B .
单摆的摆长为
,摆球的质量为
、位移为
,此时回复力约为
C .
质点
之间的距离等于简谐波的一个波长
D .
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点
向上运动,则经一短时间后波动图如虚线所示











6、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 cm后放手,忽略运动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振动周期为0.5 s.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玻璃管受于重力、浮力和回复力作用
B . 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C . 位移满足函数式
D . 振动频率与按压的深度有关

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
的
点时开始计时,已知
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波的波长是
B . 这列波的波速是
C . 质点
经过
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D .
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上





8、一列简谐横波在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在
处的质点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质点
的平衡位置在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的传播方向沿
轴负方向
B .
时,质点
的运动方向沿
轴正方向
C .
点在
时刻位移为
D . 质点
从
时刻起每过
通过的路程均为











9、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波速为
,沿
轴相向传播,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列波相遇时能发生稳定的干涉
B .
时刻,图示坐标范围内有7处质点位移为零
C .
轴上第一个位移达到
的质点的横坐标为
D .
时刻,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沙尘暴是由于土地的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象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天气变黄发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 )
A . 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 . 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 . 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 . 只有频率较小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2、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经
后的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
和频率
可能是( )



A .
为
B .
为
C .
为
D .
为








3、半径为
的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为圆心,已知该玻璃砖对频率为
的红光的折射率为
,与
平面成
的平行红光束射到玻璃砖的半圆面上,经玻璃砖折射后,部分光束能从
平面上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 玻璃砖对该红光束全反射的临界角
B . 该红光束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
C .
平面上能射出光束部分的宽度为
D .
平面上能射出光束部分的宽度为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 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 . 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 . 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 . 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2所示,则单摆摆长为
。


(3)下列振动图像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
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
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像,已知
,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



A .
B .
C .
D .




2、洛埃德(H.Lloyd)在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观察干涉的装置.如图所示,从单缝S发出的光,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两光束交叠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单缝S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S′.
(i)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致.如果S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相当于另一个“缝”;
(ii)实验表明,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界面发生反射时,在入射角接近90°时,反射光与人射光相比,相位有 的变化,即半波损失.如果把光屏移动到和平面镜接触,接触点P处是(填写“亮条纹”或“暗条纹”);
(iii)实验中已知单缝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h=0. 15 mm,单缝到光屏的距离D=1.2m,观测到第3个亮条纹到第12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22.78 m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 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在
直角坐标系平面中,波源置于原点
处,从
时刻波源开始沿
轴负方向振动,振幅为
,产生的简谐横波沿
轴传播,在
轴上有
和
两个质点,在
时质点
位于波峰,质点
恰好开始振动,波源此时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向
轴负方向振动,已知
。求:














(1)波速和波源的振动周期;
(2)
时质点
的振动位移和已经过的路程。


2、如图所示,质量为
、倾角为
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足够大,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
、自然长度为
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
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为
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物块将在某一平衡位置两侧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







(1)依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求物块
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

(2)若在斜面体的正下方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求在物块
运动的全过程中,此压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

3、如图所示,扇形POQ为某柱状透明介质的横截面,扇形POQ的半径为R,∠POQ=120°。一光线以i=60°的入射角沿该横截面从PO面上的A点入射,折射后从圆弧面PQ上的B点射出。AB//OQ,A点到扇形POQ的圆心O的距离
。求:

(1)介质对该光线的折射率n;
(2)该光线从B点射出扇形POQ时的折射角θ及其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s。
4、如图所示,在一半径为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盛满透明液体,上表面圆心为
为容器最右端的点,
在
正上方距离为
的位置,
为
的中点,
为
正下方一点。已知液体的折射率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1)在
点放一个点光源,眼睛在
点看向
点正好能看见点光源,求点光源发出的光传播到眼睛所需的时间。



(2)若把眼睛移动到
点,求眼睛能看到的液体最深处到液面的高度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