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6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深处,承受的水压超过
。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
,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库仑通过扭称实验测量出静电力常量
B . 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 . 麦克斯韦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D . 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3、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区域。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后的着陆过程可分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动力减速段、悬停避障段、缓冲着陆段。下列关于天问一号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悬停避障与缓冲着陆段调整着落姿态时可以看作质点
B . 在动力减速段处于超重状态
C . 在伞系减速段伞对天问一号的作用力大于天问一号对伞的作用力
D . 在气动减速段做平抛运动
4、某人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临时固定在地铁竖直扶手上。地铁起动后的某段运动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 )
A . 从图中可以判断地铁的运动方向
B . 从图中可以判断地铁的加速度方向
C . 若细绳与杆子的夹角增大,则地铁速度增大
D . 若细绳与杆子的夹角增大,则地铁的加速度减小
5、高压输电线路塔杆较高,杆距较大,当输电线受到风吹动时,会发生较强烈的振动,输电线会因周期性的弯折发生破坏,为此,需要在靠近塔杆悬点处加挂一个小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锤的作用是防雷电
B . 小锤的作用是为了减弱输电线振动的幅度
C . 小锤的振动与输电线振动是同步的
D . 小锤的规格与杆距无关
6、2021年4月29日11时许,我国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它在高度
至
的近地轨道运行,受高空大气等因素影响会有轨道衰减现象,假设一段时间后轨道半径衰减为原轨道半径的98%,则衰减后的( )


A . 向心加速度约为原来的0.98倍
B . 周期约为原来的1.02倍
C . 动能约为原来的1.02倍
D . 速度约为原来的0.98倍
7、仰卧起坐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项目之一。若某女生一分钟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其质量为
,设上半身质量为总质量的0.6倍,仰卧起坐时下半身不动。则测试过程中该女生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空间内固定有
、
、
三根足够长直导线,直导线间距均相等,电流相同,若在空间中加一匀强磁场,使
所受安培力为零,则该匀强磁场的方向( )




A . 垂直于纸面向里
B . 水平向右
C . 水平向左
D . 竖直向上
9、如图是两列周期为
,振幅为
的同种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弧
与
的间距为
,
为
、
连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列波遇到宽为
的障碍物,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B . 两列波的波速大小均为
C .
点为振动减弱点
D .
点在
内运动的路程为






10、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
的油滴,从
点以速度
竖直向上射入匀强电场中,经过一段时间到达
点(图中未标出),速度大小仍为
。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在
点正上方的右侧
B . 电场力对油滴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 . 油滴速度的最小值为
D .
、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11、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
能级的氢原子在自发跃迁时会辐射一些光子,普朗克常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长为
的紫外线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B . 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
的金属钙,其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 .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的光
D . 跃迁到
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比跃迁到
能级的小





12、如图所示在两个对接的绝缘光滑斜面上,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是37°和53°。斜面上放置了电荷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和B(均看成质点),两小球静止在离斜面底端高度为
的同一水平线上,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
,静电力常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B的电荷量为
B . 小球B的质量为
C . 小球B的受到斜面弹力的大小为
D . 增大小球的电荷量,小球B不可能与A静止在同一水平线上



13、如图所示,一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
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半径
)中有方向相反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长为
的导体杆
可绕
转动,电阻为
,
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接触良好。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
。杆
以角速度
逆时针匀速转动,
时恰好在图示位置,圆环的电阻忽略不计,则杆
从
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产生电流为直流电
B .
时通过
的电流方向为
到
C .
时通过
的电流大小为
D . 电阻
的电功率为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透明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和食用油,现将一根筷子竖直插入到烧杯内的左侧,在一定的角度观察发现筷子被“折断”成多节,如图所示,则( )
A . 食用油的折射率比水大
B . 光从食用油向水中传播时频率减小
C . 光从食用油向水中传播时,达到一定角度后会发生全发射
D . 当筷子竖直放置于烧杯正中间时,筷子不会被“折断”
2、图为小罗同学用手机收听“FM97.5衢州交通音乐广播”的软件界面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M97.5电磁波的波长约为
B . 真空中
的电磁波比
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快
C . FM97.5在信号调制的过程中载波的振幅不变
D . 为了能接收到FM107.5的信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增大接收模块的电容



3、在近期“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中,科学家通过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用“碳14”发生
衰变程度来进行年代检测,判定新发现的4号坑年代属于商代晚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14的衰变方程为
B . 发生
衰变后,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质量数不变
C . 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外电子发生
衰变的原因
D . 碳14年代检测有几十年的误差,原因是“碳14”的半衰期受温度、压强的影响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范同学利用图1中的装置完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
的的后面。让小车
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


(1)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大工作电压,点迹之间的距离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段纸带,为了计算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应选该纸带的段(填“
”、“
”或“
”),该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两辆小车的质量均为
,小车
碰撞前的速度为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
,通过计算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有________ (3)




A .
B .
C .



2、小王同学在做“测量某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首先直接利用多用电表
电压档测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根据图1中所给信息,其电动势大小为
;


(2)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打到最端。(填“左”或“右”)
(3)将连接电压表右端的导线分别接在
、
位置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两组不同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如下列表格所示,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第二次实验是接在(填“
”或“
”)位置获得的数据。




电流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
第一次实验 |
电压 |
1.29 |
1.17 |
1.04 |
0.92 |
0.81 |
第二次实验 |
电压 |
1.10 |
0.95 |
0.80 |
0.69 |
0.52 |
(4)小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像,如图3所示,可知该电池的内阻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楼房逃生装置,当楼房发生火灾时,人可以通过该装置滑到地面。在通道中,人双臂双腿并拢时只受到底面的摩擦力,张开双臂双腿时增加了人与侧壁的摩擦。已知该通道全长
,通道入口搭建在距地面高
的窗口,人与通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若人在通道中的运动可视为直线运动,刚开始双臂双腿并拢由静止下滑,当速度过快时张开双臂双腿,人受到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并拢时的两倍,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当匀速下滑时,人所受摩擦力与重力的比值;
(2)人受到摩擦力最大时,人的加速度;
(3)为了确保安全,人滑到底端的速度不能超过
,人在通道中下滑的最短时间。

2、如图1所示,过山车在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2的模型。倾角为
的直轨道
、两个半径
的竖直圆轨道和倾斜直轨道
,分别通过水平轨道
、
平滑连接,
、
是两圆轨道最低点。
长
、
长
,
足够长。质量为
的过山车从
上静止下滑,经两个圆环轨道后最终停在
上。已知过山车与轨道
、
、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与圆轨道摩擦不计,
。将过山车视为质点。





















(1)若过山车恰能通过
点,求其运动到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过山车恰能通过
点,求释放点到
的高度;


(3)若保障过山车不脱轨,求释放点到
的高度范围。

3、图1所示,
,
是两条间距为
的平行金属导轨,
、
处平滑连接,导轨电阻不计,右端接有阻值为
的电阻,
、
为倾斜导轨,倾角
,其间存在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
、
为光滑水平导轨,其中
右侧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个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若将质量为
、电阻为
的金属棒从斜轨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当释放点的高度
大于等于
时,均停在水平导轨上的
处,且金属棒在倾斜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
与速度
的关系如图2所示。现将金属棒从
高处静止释放,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已知
,
,
。求:























(1)金属棒与倾斜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和磁感应强度大小
;


(2)金属棒在倾斜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
上产生的焦耳热
;


(3)金属棒在水平轨道上的磁场区域运动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
。

4、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磁约束聚变堆首选的一种先进、高效的运行方式。我国的东方超环(EAST)就是利用该方式的超大型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实验装置。由于高能带电粒子对实验装置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装置中需要利用“剩余带电粒子偏转系统”将所有带电粒子从混合粒子束中剥离,剥离出的带电粒子被吞噬板吸收,而让中性粒子束注入到等离子体中,将其加热到聚变反应所需的温度。如图所示,若水平向右运动的粒子束宽度为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相同,质量均为
,磁场区域的宽度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吞噬板
长度为
。




(1)试判断带电粒子束的电性;
(2)若带电粒子的动能均为
,当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时,沿粒子束下边缘进入的带电粒子恰好打到吞噬板
点上方
处,求粒子的电荷量;




(3)若带电粒子主要由动能为
、
、
的三种粒子组成,要使三种带电粒子均能被吞噬板吸收,求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