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练习试卷(三)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 根毛、导管、气孔 B . 气孔、根毛、导管 C . 根毛、气孔、导管 D . 表皮、叶脉、气孔
2、“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 . 吸收二氧化碳 B . 吸收水和无机盐 C . 生产有机物 D . 释放二氧化碳
3、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  )

A . 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 . 由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C . 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D . 由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4、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的原因是(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蒸发作用
5、下列有关叶绿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 . 含叶绿素而呈现绿色 C . 是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D . 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6、树皮中有筛管,环割树皮,过一段时间树苗死去,主要原因是(  )

A . 树苗的根得不到有机物 B . 树苗的枝叶得不到肥料 C . 树苗的树干得不到水 D . 树苗得不到树皮保护
7、下列物质中哪一种不能通过气孔出入细胞(  )

A . 氧气 B . C . 二氧化碳 D . 无机盐
8、当你漫步在林间小路上时,你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9、你认为下列哪个环境中的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氧气更多(  )

A . 清晨的草地 B . 下午的草地 C . 清晨的树林 D . 下午的树林
10、剪取一段带有叶的杨树茎,插入到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

A . 筛管 B . 表皮 C . 导管 D . 全部茎
11、一棵参天大树,根吸收的水分可向上运输到树的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

A . 蒸腾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太阳能
12、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  )

A . 合理密植 B .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C . 保持棚内的温度恒定 D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13、葱、蒜等植物的茎,地上部分呈现绿色,埋于土壤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

A . 地上比地下部分营养丰富 B . 地上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 C . 地上部分茎干能见到光,形成叶绿素 D . 地上比地下部分空气充足
14、严重干旱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角度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 . 二氧化碳 B . C . 有机物 D . 氧气
15、粮库内的环境应该是(  )

A . 干燥、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B . 潮湿、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C . 潮湿、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D . 干燥、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16、为了提高温室中的蔬菜产量,应将温度控制为(  )

A . 白天高,晚上低 B . 白天低,晚上高 C . 白天、晚上都高 D . 白天、晚上都低
17、新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理是(  )

A . 不让水分散失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减少果皮损伤 D . 保持温度
18、天竺葵放入暗处一昼夜,叶内淀粉被运走耗尽,完成生理作用的结构及过程是(  )

A . 导管、吸收作用 B . 筛管、蒸腾作用 C . 导管、光合作用 D . 筛管、呼吸作用
19、下列哪一项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

A . 低温贮存水果、蔬菜 B . 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C . 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 . 农田板结后及时松土
20、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

A . 温度低,水分散失的少 B . 温度低,光合作用强,有机物积累多 C . 不利于细菌、病毒的生存 D .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21、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还要去掉部分枝和叶片,其目的是减少(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输导作用
22、把发芽的种子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容器中会不断增加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硫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23、将新鲜金鱼藻放在金鱼缸中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为鱼提供食物 B . 为鱼提供氧气 C . 为鱼提供能量 D . 为鱼提供二氧化碳
24、人类一味发展工业,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又大量砍伐森林,后果是(  )

A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B . 生物圈中的氧与二氧化碳失去平衡,影响人类的生活 C . 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无法顺利进行
25、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 呼吸旺盛,产水多 B .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 C .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D . 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汽多
26、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A . 生长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储存在植物体内
27、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在叶绿体中,应选用(  )

A . 全绿色的叶 B . 不含叶绿体的落叶 C . 酒精去绿的叶 D . 有白斑的绿叶
28、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绿色水库”是指(  )

A . 海洋 B . 沼泽 C . 森林 D . 草地
29、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  )

A . 萌发的种子 B . 未萌发的活种子 C . 煮熟的种子 D . 新鲜的叶片
30、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 B . 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 .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 .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31、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气体及检验的试剂分别是(  )

A .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B . 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C .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 . 二氧化硫、澄清的石灰水
32、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质量为A克,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形状都和甲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质量为B克,则结果是(  )

A . A>B B . A<B C . A﹦B D . 不一定
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是(  )

A . 相反过程 B . 相互依存 C . 无直接关系 D . 在同一生物体上不可能同时存在
34、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A . 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 . 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 . 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 . 植物、动物和光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作用.

2、        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      ”.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      的过程.

4、地球上几十亿人口和数不清的动植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但地球上大气变化很小,其奥秘在于:绿色植物进行      ,吸入大量      ,并释放出      ,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

5、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分解      ,释放      

6、我国的“植树节”为每年的      

三、判断(共5小题)

1、植物的蒸腾作用只发生在叶片.(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不仅植物细胞内要进行呼吸作用,人和动物细胞内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植物只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促进了水循环.(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四、实验探究(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      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进行      的结果.下午打开口袋,迅速将一快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子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      气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      作用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火柴棒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减少,这是植物进行      的结果.

五、实际应用(共3小题)

1、“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产生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2、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西瓜大又甜,达坂城的水果个大味甜的原因是:该地区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气温高,      旺盛,合成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      微弱,消耗有机物少.

3、有些地区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请分析现象回答问题:

(1)秸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作物通过      作用贮存起来的.

(2)秸秆中能燃烧的物质是      

(3)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分.这些灰分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利用            中吸收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练习试卷(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