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鸦片战争 D . 黄海海战
2、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这一“壮举”指的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渡江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转战陕北
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B .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 C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 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
4、有人形象的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 ,你知道这里的“门”是指哪里吗(  )

A . 沈阳 B . 锦州 C . 辽宁 D . 长春 
5、下图是我校学生在阅读国家公祭日读本——《历史真相》,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火烧圆明园 C . 南京大屠杀 D . 淮海战役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的企业是(   )

A . 申新纺织公司 B . 福新面粉公司 C . 大生纱厂 D . 启新洋灰公司
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 . 戊戌变法 B . 洋务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8、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四洲志》 C . 《天演论》 D . 《资治通鉴》
9、《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 . 冼星海 B . 聂耳 C . 田汉 D . 徐悲鸿
10、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

A . 谭嗣同 B . 梁启超 C . 康有为 D . 光绪帝
11、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

A . 李鸿章 B . 曾国藩 C . 左宗棠 D . 林则徐
1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3、下列口号,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是(     )


A . “取消二十一条” B . “还我山东” C . “拒绝和约签字” D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4、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昝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 . 朱德 B . 叶挺 C . 贺龙 D . 刘伯承
1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到,“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他说的“伟大奇迹”是指(   )

A . 井冈山会师 B . 红军长征 C . 平型关大捷 D . 百团大战
1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丁汝昌
17、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拐点。这一拐点最大的影响是(   )

A . 使中国支付了大量白银等财富 B . 是中国丧失了独立的关税权 C . 列强开始对中国大量输出商品 D . 列强扩大在华经济势力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黄海大战 D . 义和团运动
19、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和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的两个条约是(   )

①《南京条约》  ②《瑗珲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马关条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0、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 ⑥①④⑤③ B . ⑥②①④③⑤ C . ⑥①④③⑤ D . ⑥②①④⑤③
21、在我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其中在井冈山可以追寻到的是( )

A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 成为了敌后抗日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2、读后面这些词语:“华清池  兵谏  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统一战线”,你能联想到1936年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吗(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重庆谈判 D . 西安事变
23、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西方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 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5、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 .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 .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

(1)材料一是哪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话?他领导了哪一伟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公”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一战役中?

(4)你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从以上这三个英雄人物身上学习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材料四这一事件?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四则材料反映的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发展变化?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以下示意图展现了国共两党已走过的90余年的风雨历程,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C、 D四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2)分别配备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揭示各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状态走向,并就其中一件事谈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展望E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

(4)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4、阅读下图,请回答:

(1)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率领该城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谁?

(2)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3)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