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

A . 河套地区 B . 河西走廊地区 C . 漠北地区 D . 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 . 发明了造纸术 B . 改进了造纸术 C . 发明了火药 D . 发明了印刷术
3、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4、居住在下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C . 玉米 D . 高粱
5、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人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①②③
6、“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舜→尧→禹 B . 尧→舜→禹 C . 禹→舜→尧 D . 舜→禹→尧
7、《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实行 (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禅让制
8、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 .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 少数民族入侵
9、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0、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吴、魏、燕、赵、楚、秦、韩
1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12、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 . 隶书            B . 金文          C . 小篆        D . 甲骨文
13、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韩非子 D . 孔子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15、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对这句童谣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 阿房起义将会灭亡秦朝 B . 秦朝滥用民力,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 . 秦始皇将在阿房宫去世
16、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排斥异己 C . 平定叛乱 D . 发展经济
17、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

A . 汉高祖  汉武帝 B . 汉景帝  汉文帝 C . 汉武帝  汉明帝 D . 汉武帝  光武帝
18、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

A . 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 . 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 C .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D . 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
19、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20、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征伐东晋,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   )

A . 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B . 东晋军队指挥得当 C . 东晋军队数量多于前秦军队 D . 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2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在这一时期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 . 建业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建康
22、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契丹族 D . 女真族
23、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   )

A . 《论衡》 B . 《齐民要术》 C . 《水经注》 D . 《九章算术》
2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能反映南北朝时期 (     )

A . 佛教盛行 B . 生产力水平高 C . 南北对峙局面 D . 科学文化繁荣
25、下列作品中,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 《女史箴图》 B . 《兰亭序》 C . 《水经注》 D . 《洛神赋图》

二、问答题(共4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某班同学,开展对秦王的探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历史镜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这位统治者是谁?

(2)【理解学习】秦王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3)【方法探究】对秦王的评价,姚华和庄平产生了分歧(见图9)。对秦王的评价,姚华和庄平的观点截然不同(见图9)。

请你指出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哪些方法?

3、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以多败少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4、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贸易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A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它的地名?对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路线开通于哪个朝代?

(2)阅读材料二,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除了表格中的,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列出两个即可)。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3)阅读材料三,思考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