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8小题)

1、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发展状态是(    )

A . 平衡 B . 平衡到不平衡 C . 不平衡到平衡 D . 不平衡
2、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
A . RS B . GPS C . GIS D . 数字地球
(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2)
A .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 水源保护区 C . 汽车加油站 D . 大型仓储式超市
3、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1)
A . 江苏省 B . 河南省 C . 四川省 D . 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2)
A . 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 . 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 . 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 . 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3)
A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 .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 .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 .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4、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1)
A . 大气污染 B . 水土流失 C . 土地荒漠化 D . 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5、

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都使森林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

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

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1)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2)
A . 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 B . 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 C . 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 D . 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以恢复植被
6、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1)
A . 可调水量大 B . 水质好 C . 施工难度小 D . 投资成本低
(2)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

如图示意水泥工业的布局要求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城市的区域条件。读图完成下题。

(1)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市场条件不够理想,能对此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1)
A . 工厂用地 B . 水资源 C . 政策 D . 运输条件
(2)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    )

(2)
A . 提高资源运进能力 B . 招募劳动力 C . 提供优惠政策 D . 建立火电厂
(3)

若该城市布局水泥厂,最适合布局在下图中(    )

(3)
A . B . C . D .
8、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9年1月6日正式投产;2009年9月16日,正负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渐A标段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2010年3月具备带电条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1)
A . 西电东送 B . 北煤南送 C . 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 . 西气东输
(2)有关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 . 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 . 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 .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面左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右图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3)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

(4)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成功的,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  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请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试分析原因。

(3)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3、

伊犁河谷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读伊犁河谷位置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2)简述图示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目前,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如果广东省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霍尔果斯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的理由。

4、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