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
B . 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
C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
D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2.36cm
B . 2.357cm
C . 2.35cm
D . 2.4cm
3、下列是小明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
B . 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形成的
C . 灯丝用久后会变细是灯丝有一部分熔化了
D . 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山
B . 船
C . 房屋
D . 河岸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 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 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 . 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7、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8、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小变大
B . 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蒸发吸热所致
C . 水沸腾时,不用温度计测量就知道它的温度是100℃
D . 沸水的水蒸气比沸水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在烫伤人时还要液化放热
9、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 .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 . 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 . 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 . 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1、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3、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 . 太阳的实像
B . 太阳的影子
C . 太阳的虚像
D . 树叶的影子
1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 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15、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 . 能使心脏振动的频率增大
B . 能使心脏跳动的频率减慢
C .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 .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
16、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 )
A . 物体一定是光源
B . 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
C . 物体和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 . 以上说法都正确
17、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 . 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
D .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8、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 凝华、熔化
B . 升华、熔化
C . 升华、液化
D . 凝华、液化
1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
20、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凝华
D . 升华
21、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凝华,后升华
B . 先液化,后汽化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凝固,后汽化
22、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 .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3、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 . 日食与月食的形成
D . 水中倒影
24、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
A . 40°
B . 50°
C . 80°
D . 100°
25、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 37.0℃
B . 37.5℃
C . 38.0℃
D . 38.5℃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向手背吹气时,手背感觉凉爽;而向手背哈气时,手背感觉湿热.这是因为:吹气时可以加速手背汗液的 (请填发生的物态变化),同时会在手背 热;呵气时呵出的水蒸气在手背遇冷 ,同时会在手背 热.
2、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4、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5、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6、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
7、如图所示,去掉罐头盒的盖子,给它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把开孔的底端对着烛焰,敲橡皮膜,观察到烛焰 (选填“会”或“不会”)摇晃甚至熄灭,这说明 .
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三、作图与试验探究(共5小题)
1、完成下列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第六分钟时晶体处于 态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
3、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OA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AO和ON靠近,则OB (“靠近”或“远离”)ON.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4、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水温/℃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1)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3)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4)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5、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 ℃.
(2)BC段表示的是 过程,这一过程要 热,但温度 .EF段表示的是 过程,这一过程要 热.
(3)AB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CD、DE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BC、EF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2)所测的海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