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港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 . 0.01m/s2 B . 0.05m/s2 C . 36m/s2 D . 180m/s2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 .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D .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减少了mgh B . 小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fh C .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 . 小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动能减少了fh
4、

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

A . 物体的质量 B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C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 . 在F为14N时,物体的速度最小
5、“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手拿小国旗的场景在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假定“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大气阻力不计.出舱后翟志刚举着小国旗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国旗受到重力作用 B . 小国旗不受重力作用 C . 若翟志刚松开小国旗,小国旗将在太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若翟志刚松开小国旗,小国旗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6、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A . 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 根据公式F=m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C . 根据公式F=G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D . 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7、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B .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C . 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D .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等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
8、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 . 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mv22 mv12 C . 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v2 D . 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2~t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2、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下列说法中正确      

A.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B.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均匀部分进行计算.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某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g取9.8m/s2 , 有数值计算的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那么:

(1)纸带的      (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这是因为      

4、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 , 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M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点.试求:

(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

(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

三、[物理--选修】(共1小题)

1、从地球上发射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A:RB=4:1,求它们的线速度之比      和运动周期之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港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