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 .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2、在今年厦门“98贸易洽谈会”烟火晚会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歌舞表演 B . 放飞白鸽 C . 燃放烟火 D . 音乐喷泉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倾倒   B . 氧气验满   C . 读体积   D . 点燃酒精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 C . 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矿泉水 B . 洁净的空气 C . 冰水 D . 加碘食盐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 . 相对原子质量 B . 最外层电子数 C . 质子数 D . 中子数
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氯化钾
9、已知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每个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 . 二甲醚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D . 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0、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 . 是化合反应 B . 有单质生成 C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写出仅有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2个氧原子      ;②2个氢分子      ;③高锰酸钾      

④氯酸钾      ; ⑤P2O5      

3、如图1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原子序数为11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3)在钠和氯气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标号).
(4)根据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①原子A中的X=      

②以上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C和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4、无双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她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震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实验室加热白色固体G和C的混合物也能制取气体B.
(1)根据无双的实验,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D      、F      、G      

(2)在横线上写出A中加入黑色粉末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写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

5、我国曾经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 ,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每个三聚氰胺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三聚氰胺由      种元素组成,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6、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反应式:
(1)使用催化剂的分解反应      
(2)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且生成黑色固体      
7、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131I),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      

(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共3小题)

1、教材第三单元有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其实验步骤是: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

(1)请你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此处不必填写)

(2)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进入.若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若要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氢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4)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二氧化氮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肥和水,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硝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是      ;E装置收集或      装置收集,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从      (填a或b)端进入,为了防止二氧化氮      空气.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3)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4)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