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1节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下列不属于辽中南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是( )
A . 工业开发早、基础好
B . 石油资源丰富
C . 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 . 重要的地理位置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2、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城市是( )
A . 葫芦岛
B . 大连
C . 丹东
D . 营口
3、辽中南地区著名的工业城市有( )
A . 大连、大庆、吉林
B . 沈阳、长春、哈尔滨
C . 唐山、秦皇岛、辽阳
D . 沈阳、辽阳、大连
4、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A . 干旱
B . 寒潮
C . 台风
D . 洪涝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是抚顺煤矿
B . ⑤是阜新煤矿
C . ②是鞍山铁矿
D . 位于②西北面的油田是大庆油田
6、读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所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是( )
A . 有煤、石油、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和海盐等丰富的工业原料
B . 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和海港
C . 有较多的专业人才
D . 有为众多工业人口和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较为发达的农业
7、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回答: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
A .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 . 森林资源丰富
C . 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 . 交通便利
8、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回答: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 .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 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 . 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9、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生长得不如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茂密,主要是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 )
A . 地形
B . 气温
C . 雨量
D . 土壤
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11、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形区的是( )
A . 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
D . 山东丘陵
1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13、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
A .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B . 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
C . 学生喜欢放长假
D . 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14、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四季如春
B . 全年高温多雨
C . 冬冷干燥,夏热多雨
D . 全年干燥少雨
15、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 )
A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 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C . 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长
D . 气候寒冷,农田害虫少
16、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是( )
A . 大连
B . 营口
C . 锦州
D . 葫芦岛
17、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者有地炉火墙;南方的房屋上比较注重通风透气,这种差别是由于( )
A . 生活习惯不同
B . 南北气温的差异
C . 南北降水的差异
D . 建筑风格不同
18、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林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大家熟知的东北三宝是( )
A . 蘑菇、人参、狐狸
B . 貂皮、蘑菇、旱獭
C . 人参、鹿茸、貂皮
D . 鹿茸、苹果、旱獭
19、东北地区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①玉米
②青稞
③水稻
④谷子
⑤春小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⑤
20、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土地肥沃 ②雨热同期 ③冬季漫长严寒 ④土地资源丰富 ⑤作物一年三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④⑤
21、东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曲艺多具有( )
A . 悲壮凄凉的特点
B . 欢乐喜庆的特点
C . 委婉轻柔的特点
D . 高亢雄厚的特点
22、东北地区北部分布着肥沃的( )
A . 黑土
B . 黄土
C . 红壤
D . 紫色土
2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均粮食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贫瘠
B . 地势较高
C . 耕地面积大,且土壤肥沃
D . 人口密度大
24、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是( )
A . 黑龙江
B . 松花江
C . 图们江
D . 黄河
25、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是全国热量资源较少的地区。冬季下列最冷的城市是( )
A . 大连
B . 沈阳
C . 哈尔滨
D . 漠河
26、东北三省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 )。
A . 朝鲜、俄罗斯
B . 俄罗斯、蒙古
C .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 . 哈萨克斯坦、印度
2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的影响
B . 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
D . 地势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 | 2005年 | |
第一产业比重(%) | 20.0 | 12.8 |
第二产业比重(%) | 64.3 | 49.6 |
第三产业比重(%) | 15.7 | 37.6 |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 。
(3)图中,字母A表示 , B表示 。
(4)工业旅游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 )(填代号)。 (4)
A . 资源的游览价值
B . 地区接待能力
C . 市场距离
D . 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2、读“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为( ) (1)
A . 四川省
B . 云南省
C . 黑龙江省
D . 吉林省
(2)关于该省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该省位于我国最北部
B . 该省离海较远,干旱地区广
C . 该省自然资源丰富
D . 河流①的汛期出现在夏季
(3)关于该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适合甜菜、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的生长
B . 最大的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
C . 最大的优势是耕地辽阔、土壤肥沃
D .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