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选项 | 区别的物质 | 区别的方法 |
A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
B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
C | 氢气和氧气 | 分别闻气体的气味 |
D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观察液体的颜色 |
①液体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
②试管口向上、试管与桌面成45°角;
③液体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
④试管口方向随便选择;
⑤加热时,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方移动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⑥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⑦把液体放在试管、烧杯或烧瓶中,可以直接加热.




小晨按图2甲﹣1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将乙和甲﹣2相连,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
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将丙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也易复燃.请通过分析说出浓硫酸的作用 .将丁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G处检验,木条 (填能或不能)复燃.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 ( )
②将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物通电 ( )


请据图回答:
①化学上将质子数为 的所有氯原子统称为氯元素.
②8号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③在化学反应中,11号元素的原子容易 电子,写出该原子电子层结构变成相对稳定结构后的粒子的化学符号
①氢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氢气分子之间的 减少.
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小黄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州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黄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州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在所取气体中加入 |
| 含有二氧化碳 |
【查阅资料】
①红磷的着火点(即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收集到的竹子中的气体的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①两个方案实验时第一步操作均是
②按照方案二探究时,凸透镜照射后,广口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打开止水夹后,实验现象是 ,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③经过A,B两组同学们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