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2.3 社会行为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社会行为(共5小题)

1、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会留一些鸟“站岗放哨”,当它们发现敌害时或大声鸣叫,或用力扇动翼做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对于这种行为的分析正确是( )
A . 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B . 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多变的环境 C . 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D . 鸟群各成员间通过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2、读下面资料,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蜜蜂群体由雌性工蜂、蜂王、雄峰组成(见图)。一个蜂巢中而蜂王只有一只,工蜂维持整个蜂群上万个个体的生存,它们建筑蜂巢,清扫蜂室,喂养幼虫,外出采集花蜜、保卫蜂巢等。雄峰唯一的任务就是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

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它们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见下图)

(1)蜜蜂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它们是通过      进行通讯的。
(2)蜂群内有蜂王、工蜂、雄峰,它们分工明确,这是蜜蜂的      行为。
(3)在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中,描述了蜜蜂不辞辛劳、忙碌的情形,作者实际上描写的是      蜂。
(4)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行为的获得方式分类,这是动物的      行为。
3、下列动物,不营群体生活的是(     )
A . 蚂蚁 B . 大熊猫 C . 蜜蜂 D . 猴子
4、下列关于狒狒社群生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群体内形成“等级制度" B . 遇到敌害时首领被保护起来 C .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D . 首领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5、下列有关动物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分工 B . 群体内常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 . 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 . 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共7小题)

1、下列关于动物的“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 . 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 .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活动、声音、气味等信号 D . 动物的各种行为
2、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补充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的“桥”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不能顺利找到食物.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3、下列现象不是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 狗的“尿” B . 羊身上的气味 C . 夏天狗吐出舌子 D . 青蛙的叫声
4、萤火虫可以利用闪光进行交流。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之间为争夺伴侣,它们甚至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把别的雄虫引开,好独占“娇娘”。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萤火虫雌雄个体间的(     )
A . 摄食 B . 通讯 C . 运动 D . 产卵
5、许多动物个体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当一只黑长尾猴发现不同的敌害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为(     )
A . 动作 B . 气味 C . 声音 D . 体色
6、“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音信息交流的是(     )
A . 壁虎断尾 B . 章鱼喷出墨汁 C . 蜜蜂跳8字舞 D . 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 )
A . 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 B . 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 C . 狗沿路撒尿 D . 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三、中考演练(共4小题)

1、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配。农业科学家在农田中使用性引诱剂防控农业害虫,其原理是性引诱剂能够( )
A . 扰乱昆虫的生物钟,使昆虫死亡 B . 破坏雄虫的嗅觉感受器 C . 杀死农业害虫 D . 干扰昆虫通讯,使昆虫不能交配
2、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 蚂蚁的群体中有蚊后、蚁王、兵蚁、工蚁 B . 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 . 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分工 D . 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3、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描述的动物社会行为正确的是(    )
A . 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 B . 蜂后在蜜蜂群体中主要任务是产卵 C . 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 D . 野鸭群体中的首领的任务是孵卵
4、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蜜蜂与花之间存在互助关系 B . 蜜蜂通过舞蹈进行信息交流 C . 蜜蜂酿造蜂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 . 蜜蜂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2.3 社会行为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