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 地球
B . “火卫一”探测器
C . 太阳
D . 火星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调和响度
4、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 .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 .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约为90dB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5、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于测量长度
C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错误,它们是一样的
B .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7、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 关着的车门
8、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 . 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 . 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 . 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9、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 . 真空
B . 水
C . 钢铁
D . 空气
10、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
A . 响度不同
B . 振幅不同
C . 音调不同
D . 音色不同
11、下列实际应用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B .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
C . 超声波美白牙齿
D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
12、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 . 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3、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
A . 30分贝
B . 50分贝
C . 90分贝
D . 110分贝
14、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7℃,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 . 37℃
B . 38℃
C . 39℃
D . 76℃
15、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B .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 . 晶体的熔化过程
D . 晶体的凝固过程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摄氏温度中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规定为0℃;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
2、物理学里把物体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的.
3、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这个过程中铃声是靠 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 m/s.小明和小华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设置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
4、乐音的三要素是 、 、 .我们平时能分辨出每个同学的声音,是因为每个同学的声音的 不同.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熔点的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冰、玻璃、铁中,没有确定熔点的是 .水银的熔点是﹣39℃,则它在﹣42℃时一定是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6、小明正在家中专心做作业,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动听的歌声,这歌声对小明来说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如果小明不想受到这歌声影响,请你为他设计一项切实可行的合理措施: .
三、问答题(共1小题)
1、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共8小题)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如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图中温度计的使用错误之处在于 .
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是 .
4、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 越高;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 越大;
(4)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
5、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min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min,这个过程要 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7、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要求写出公式,代数计算)
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米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