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完成反射的结构叫( )
A . 神经元
B . 反射弧
C . 神经末梢
D . 大脑
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 )
A .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B .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C . 胸廓缩小导致吸气
D . 胸廓扩大与吸气无关
3、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上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原因是( )
A .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
B .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
C .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
D .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4、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 晶状体
B . 视网膜
C . 睫状体
D . 玻璃体
5、激素通过什么“渠道”输送到全身各处?( )
A . 消化系统
B . 内分泌系统
C . 神经系统
D . 血液循环系统
6、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
A . 胰腺
B . 唾液腺
C . 垂体
D . 性腺
7、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 . 听觉中枢
B . 视觉中枢
C . 语言中枢
D . 躯体感觉中枢
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 . 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 . 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 . 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9、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 . 养料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废物
10、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
A . 静脉
B . 动脉
C . 毛细血管
D . 动脉与静脉
11、左心室的心壁比右心室的心壁厚的原因是( )
A . 左心室比右心室输出的血量多
B . 主动脉比肺动脉粗
C . 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
D . 右心室比左心室大
12、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
A . 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B . 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 . 静脉血管内、动脉管内
D . 动脉血管内、静脉血管内
13、你此时正在进行生物期末考试。大脑要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那么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经过的结构是( )
A . 肺动脉
B . 上腔静脉
C . 右心室
D . 左心房
14、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 .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 . 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 . 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5、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
B . 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 . 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 . 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16、正常人的眼之所以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
A .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 .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 . 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放大
D .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变化
17、阳光明媚的春天,从室外走进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 )
A . 很暗,瞳孔放大
B . 明亮,瞳孔放大
C . 很暗,瞳孔缩小
D . 明亮,瞳孔缩小
18、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神经
B . 神经纤维
C . 脑神经
D . 神经元
19、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 . 先感觉烫后松手
B . 先松手后感觉烫
C . 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 . 没有一定的顺序
20、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 . 人的膝跳反射
B . 听英雄人物的事迹报告而感动得流眼泪
C . 酸梅入口,分泌唾液
D . 人手被针刺后会缩回
21、下列有关人的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
B .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C . 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 . 男孩在青春期喉结突出与雄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22、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管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含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请分析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
A . 口腔
B . 胃
C . 小肠
D . 大肠
23、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
A . 选购绿色食品
B . 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
C . 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
D . 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
24、学生的早、午、晚三餐摄入的热量比,比较符合健康要求的是( )
A . 0:6:4
B . 4:3:3
C . 3:4:3
D . 2:3:5
25、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通道
B . 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
C . 对空气起清洁作用
D . 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
A . 正确
B . 错误
2、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A . 正确
B . 错误
3、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A . 正确
B . 错误
4、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比二氧化碳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A . 正确
B . 错误
5、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因为红细胞里富含血红蛋白。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某人把几种疾病和它们的病因、病历及医生的诊断书弄乱了,请帮助整理 。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1 ]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 2 ]传到脊髓里特定的[ 3 ],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4 ]传到[ 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功能。
(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2、下面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物质 | 样品A(g/L) | 样品B(g/L) |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血细胞 | 0 16.0 0 2.0 无 | 1.0 7.5 0 0.3 无 |
(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填“样品A” 或“样品B”), 它存在于图中的[]中。是血液流经[]后的过滤液。
(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大部分的水和部分。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若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5)代谢废物中的尿素除了以尿液形式排出外,还可以通过皮肤以形式排出。代谢废物中的二氧化碳由排出体外。
五、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汶川地震之后,在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校还进行了防灾演习。
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和上述资料分析回答:
[
(1)当警报拉响,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冲出进教室,仅用了1分多钟,整栋楼里的近2000师生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同学们听到警报的过程途径:。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
(3)同学们下楼后感觉心跳加快了,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4)师生们一听到警报就迅速下楼的反射活动属于反射。
(5)巨大的爆炸声往往有可能把人的耳朵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所以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以避免耳被震聋。
(6)舞蹈班的同学在跳芭蕾时身体协调性好,姿态优美,这与其[]发达有关。
(7)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六、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态发育。
(1)此实验说明。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 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