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A .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 膀胱的储存 D . 输尿管的输送
2、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 . 汗液的排出 C . 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 . 粪便的排出
3、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
A . 分布最广 B . 管壁最薄 C . 管腔最小 D . 血流最快
4、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 .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 . 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 . 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6、关于“人体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B . 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动脉 C .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D .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7、图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 . 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 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 . 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8、下列关于肾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B . 肾小球是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 C . 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会被重新吸收
9、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肾单位中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 B . 1中流的液体与2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C . 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 D . 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0、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1、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皮肤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 .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 . 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 .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1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卫士”的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13、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 B . 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 C .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D .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
14、如图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25251738

A .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B . 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C . 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D . 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含代谢废物较少的动脉血
15、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427297601

A . 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 . 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 .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 . 细胞①和③都没有细胞核
16、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35335915

A . 甲流出的血为动脉血 B . 血液流经乙→丁→丙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 . 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17、如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 . [1]-[2]-[3] B . [2]-[1]-[3] C . [3]-[2]-[1] D . [3]-[1]-[2]
18、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9 B . 图片_x0020_100010 C . 图片_x0020_100011 D . 图片_x0020_100012
1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如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根据这一思想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92782815

A . 图中④的作用使血液只能A→C、B→D B . 图A内是经过肺循环回来的血液 C . 图中D的壁最厚,收缩产生的压力最大,使得②内的血压最高 D . 体循环的途径是D→②→③或⑤→A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为了认识血液的组成,小明做了“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如图中图甲是显微镜的物镜示意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细胞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首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应该选用图甲中的.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血细胞后,若要进一步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可换用高倍物镜,此时视野会变暗,可选择光圈和面镜,使视野变亮.
(3)换用高倍镜后,小明发现所观察的一个血细胞位于视野的上方,若想把观察的血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将玻片向移动.
(4)如图乙所示,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从形态上看,这种血细胞呈状.
(5)图乙中①所示细胞的体积最大,与③所示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6)图乙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一般不易看到的是[],这种血细胞具有作用.
2、下图甲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乙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①是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②是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
(2)图乙中的X气体是,Y气体是
(3)图乙中的血液是在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层上皮细胞构成。
(4)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A、B、C分别表示人体的系统,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3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部位进行的。
(2)C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②表示的物质是
(3)B系统中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最有可能是出现病变。
(4)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排泄。排泄途径除图中的两条外,还有一条是
(5)⑤这类物质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它不经过导管直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4、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1﹣11表示部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是(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2)动脉瓣是存在于(填标号)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
(3)饭后的血管[6]与[11]相比,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是
(4)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需经过心脏次才能到达病灶。
5、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 mL),请据图分析回答: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97

微量

0.1

0.03

0.004

0.9

95

0

0

1.8

0.05

1.1

92

7.5

0.1

0.03

0.004

0.9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填序号)构成的。
(2)血液经过②时发生了,⑤内的液体是表中的
(3)液体乙和液体甲相比,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作用导致的。
(4)如果在④的末端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是病变造成的。
(5)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每个肾单位都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的观点。
(6)人体排尿的意义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