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杜成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
A . 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C . 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 . O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Fe C . Al D . O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的沸腾 B . 木材燃烧 C . 钢铁生锈 D . 火药爆炸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自来水 C . 冰水混合物 D . 澄清的石灰水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 . 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 . 有光和热产生 C . 有气体或沉淀 产生 D . 有新物质生成
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 .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7、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验满   B . 倾倒液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给热体加热
9、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综合运用效果更好.你认为净化水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共(   )步效果最好.
A . 1 B . 2 C . 3 D . 4
10、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 向上排空气法 B . 排水法 C .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 .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11、“钙片”可以促进青少年骨骼发育,这里的“钙”应理解为(   )
A . 元素 B . 离子 C . 原子 D . 分子
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 . 催化剂总是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D . 生成物的质量与催化剂无关
13、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 . 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 .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B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后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15、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 . 酒精挥发﹣﹣分子间空隙变大
1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将烧杯倒过来,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该物质中(   )
A . 只含有氢元素 B . 只含有碳元素 C . 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7、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18、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N表示            
(2)5个氢原子      
2、用物质的符号表示下列反应: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      

②铁丝在氧气在燃烧: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写物质符号)            ,减少的成分为      
(2)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      溶于水;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      
(3)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写物质符号);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写物质符号).

三、简答(说明)题(共4小题)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请回答:

①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是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③由此实验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写一条)      

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3号元素的名称为      ,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从每一纵行分析,我发现的规律有(写一条)      
3、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由此得到的信息有

      

      

对照图1将图2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4、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试回答:

①用化学符号表示这个化学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下同)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四、简答(分析)题(共2小题)

1、已知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铟原子的核电荷数x=      ;它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是      ( 填符号).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收集某气体能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      ,收集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3)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五、简答(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      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 .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有      .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2、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       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N(NO23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火箭燃料.
(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N(NO23 , 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计算多少千克的CO(NH22与160千克的NH4NO3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