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29 传染病和免疫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请仔细观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黏膜,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病菌 B . 乙是杀菌物质,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C . 甲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 乙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宜昌市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之一,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是(    )

①消灭钉螺  ②不接触疫水  ③管理好血吸虫病人、病畜粪便  ④注射疫苗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3、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 B . 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 C . 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D . 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
4、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 . 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C .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D .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5、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B .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 . 被蛇咬后立即注射抗毒血清 D .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
6、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中的运动神经细胞。1960年,中国科学家研制出脊髓 灰质炎疫苗,使数以万计儿童免于致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自然免疫 B . 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影响儿童骨骼肌的功能 C .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够寄生在运动神经细胞里 D . 脊髓灰质炎疫苗只对脊髓灰质炎起预防作用
7、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由痢疾杆菌所致。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B . 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 C . 细菌性痢疾能够通过苍蝇进行传播 D . 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措施可预防痢疾
8、健康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和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 .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D .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根据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施救的第一步是胸外心脏按压
9、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 初生婴儿接种卡介苗 B . 二个月婴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 . 1岁幼儿注射麻疹疫苗 D . 七岁儿童摔伤后治疗
10、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B . 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 C . 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 对病人使用过的器物进行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
A .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B .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 C . 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 . 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1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103350330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3、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B . 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 . 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 . 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14、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
A . 血液传染病 B . 消化道传染病 C . 呼吸道传染病 D . 体表传染病
15、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 水痘 B . 贫血 C . 甲型H1N1流感 D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6、遵化市各学校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积极对校园各角落进行消毒处理,该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提高免疫力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 传播疟疾的雌按蚊 B . 传播鼠疫的老鼠 C . 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 D . 传染人禽流感的病鸡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2014年,“埃博拉”成为全球多家知名新闻媒体列举的年度十大热词。《科学》杂志将其评为“年度崩溃事件”.有关“埃博拉”的消息至今依旧牵动人心。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实验过程中,②应填写.
(2)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这种免疫类型为.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
(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

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写序号)。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为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这一措施属于
(4)为防止该病传播,采用把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的做法,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5)经注射疫苗后的家畜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艾滋病病人常直接死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HIV寄生的细胞类型判断,HIV是病毒。
(2)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3)由上述材料可知,免疫系统除了能抵抗抗原的侵入,还可以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4)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2年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由图可知,HIV攻击并破坏使免疫系统瓦解。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后天性疾病,而白化病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先天性遗传病,下图是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家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Ⅱ—6的直系血亲是(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6)由上图可知,白化病是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7)Ⅰ—3的基因组成为
(8)Ⅱ—7的基因组成可能为,其中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出现的可能性为
4、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鼠疫杆菌可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主要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长尾黄鼠等。鼠疫杆菌可通过跳蚤叮咬或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

(1)从细胞结构看,与人和旱獭细胞不同,鼠疫杆菌不具有。鼠疫杆菌的荚膜具有作用,在人体内可抵御免疫细胞的吞噬。鼠疫杆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殖使数量快速增加。
(2)鼠疫的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患者的及时发现,对于防治非常重要。实验室常用特异性的鼠疫噬菌体进行检测。鼠疫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组成,它与鼠疫杆菌的关系是,它利用鼠疫杆菌的物质制造新的噬菌体,使鼠疫杆菌发生裂解死亡。医务人员通过观察裂解情况即可进行诊断。目前,鼠疫噬菌体只用于诊断,还不能用于治疗。现在临床上利用等药物治疗鼠疫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旱獭属于纲啮齿目松鼠科的动物,其体内常携带鼠疫杆菌。因为旱獭外表呆萌,有的游客喜欢抚摸旱獭或给旱獭投喂食物。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安全,并请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2)材料三中,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医生建议出门要戴口罩,回家之后用流动的水充分洗手,这些措施属于预防新型冠状毒肺炎措施中的
(3)根据2019-nCoV寄生的宿主不同,2019-nCoV属于
(4)2019-nCoV首先攻击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然后攻击其他器官。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这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免疫。
(5)经核酸检验,排除小芳是新冠状肺炎患者,下面是她的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数据。

代号

项目

结果

参考值(男)

RBC

红细胞

4.8×1012/L

(4.0~5.5)×1012/L

WBC

白细胞

12×109/L

(4~10)×109/L

HGB

血红蛋白

90g/L

120~160g/L

PLT

血小板

210×109/L

(100~300)×109/L

医生通过小芳的化验单判断其可能患有炎症,原因是上图中的[]数量增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29 传染病和免疫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