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社会行为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不是狒狒群体中首领行为特点的是(    )
A . 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 . 优先选择栖息地 C . 负责指挥整个社群行动 D . 首领狒狒不需要保护整个群体
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在群体中起通讯作用的是()
A . 夏季夜晚萤火虫发光 B . 老虎在领地周围撒尿留气味 C . 臭鼬在受到攻击时释放臭气 D . 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3、当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工蚁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筏子”,护送蚁后、雄蚁和幼蚁到达陆地,而部分工蚁会被鱼吃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蚁属于昆虫 B . 火蚁主要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C . 这不是一种社会行为 D . 工蚁这种行为对群体不利,但对自己有利
4、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作为首领的是( )
A . 年老的狒狒 B . 雌狒狒 C . 年幼的狒狒 D . 雄狒狒
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猴王称霸 B . 蜂群分工 C . 狼群合作捕食羚羊 D . 乌贼喷墨
6、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 .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 .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7、下列昆虫中,都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 . 蜻蜓、蝴蝶 B . 蝗虫、蟋蟀 C . 苍蝇、蚊子 D . 蜜蜂、蚂蚁
8、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都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B . 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C .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 .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有的内部还形成等级
9、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B . 蜂群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C . 蜂群成员间存在信息交流 D . 蜂群中各成员间独立生活
10、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尾,否则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个体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 B . 蚕蛾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 . “气味”是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D . 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诱杀蝶蛾类农业害虫
11、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 .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 . 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 . 水中嬉戏的鸭群 D . 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2、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 . 雌性菜粉蝶啃吃叶片 B . 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到鹰时发出叫声 C . 母鸡受到攻击时飞走 D . 蜜蜂爬出蜂巢后飞向大山
13、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 .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 .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 . 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 .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14、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 B . 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C . 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 D . 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
1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美国红雀饲喂金鱼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英国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 . 黑猩猩相对较高等,学习能力也较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也较少 D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属于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树林中有2种鹦鹉,一种是卡拉鹦鹉,一种是紫鹦鹉。两者都住在树洞中,甚至有时同一树洞中住着两种鹦鹉。平时它们相安无事,但在孵卵时就要争夺地盘发生冲突,紫鹦鹉比卡拉大,争夺的结果总是卡拉弃卵而逃,于是紫鹦鹉就把自己的卵和卡拉的卵一同孵育。经孵育出的幼卡拉有些行为仍是卡拉的,有些行为却变成紫鹦鹉的行为。小卡拉发出求食声仍是卡拉式的。但紫鹦鹉母亲居然乐于给它哺食。卡拉长大离巢后在受惊时发出的声音仍是卡拉式的惊叫声,但在呼喊同伴时,却完全是紫的呼叫声,它的食性也变得和紫紫鹦鹉一样。

材料二: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雁”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发出警报,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1)资料一中:卡拉鹦鹉和紫鹦鹉在孵卵时就要争夺地盘发生冲突,这种争夺地盘的行为属于      行为; 

 A、攻击          B、繁殖         C、防御      D、觅食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紫鹦鹉就把自己的卵和卡拉的卵一同孵育”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资料一中:小卡拉鹦鹉的觅食行为、长大受到惊吓时的防御行为都没有改变这些行为是由体内的      控制的;而长大后卡拉在防御、觅食等行为发生改变,主要是      行为导致的,说明该种行为主要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或学习所获得。
(3)资料二中: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雁群有的负责站岗放哨,有的负责取食,这属于      行为,且体现了      的特征;“放哨者通过大叫的方式向同伴发出警报”,这是通过      进行通讯。
(4)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如材料一中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2、某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做了以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2

(1)实验过程: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如图所示),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不放食物,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图形中A、C小岛的目的是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结论是:
(3)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特征的动物。
(4)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社会行为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