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洋务运动
2、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八大
3、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回首过去,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当下,坚定前行的脚步。回答小题。
(1)1949年5月起,金华各地陆续解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金佛庄于1926年12月被军阀孙传芳杀害。他牺牲于(    ) (1)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2)2019年5月6日起,浦江每日向义乌输送3万吨成品水。这一调水工程(    ) (2)
A . 缘于义乌因降水稀少而导致缺水 B . 将水由灵江流域调往钱塘江流域 C . 使浦江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D . 缓解了义乌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
(3)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6、左图,右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A .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 . 左图事件将右图事件推向了高潮 C . 右图事件加速了左图事件的步伐 D . 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成功地领导了南昌起义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丽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回答小题。
(1)丽水碧湖平原上,有一项15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见下图),至今仍是当地的水利命脉。该工程是(    )

(1)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通济渠 D . 郑国渠
(2)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丽水大地,开辟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先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丽水人民奋勇前行。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    ) (2)
A . 浙江精神 B . 井冈山精神类 C . 长征精神 D . 浙西南革命精神
9、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产年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维新变法
10、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峰,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据此材料回答小题。
(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1)
A . 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 . 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 . 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2)“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峰,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    ) (2)
A . 偷袭珍珠港 B . 中途岛海战 C . 诺曼底登陆 D . 阿拉曼战役
11、“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维新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新中国成立
13、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绊,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完成小题。
(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1)
A . 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 . 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 . 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2)“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    ) (2)
A . 中途岛海战 B . 诺曼底登陆 C . 偷袭珍珠港 D . 阿拉曼战役
14、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①③
15、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钱塘江大桥建成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②炸毁大桥体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精神

③大桥恢复通车时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茅以升等建桥人开创了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从历史中汲取取智慧,联合也是一种智慧。回答小题。
(1)【顺应时代的联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1)
A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土地革命,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避免是力的联合】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 (2)
A . 出现了克伦威尔独裁 B . 颁布了《人权宣言》 C . 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 D .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3)【根年转时局的联合】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云外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会”的共同目标是(    ) (3)
A . 摧毁法西斯 B . 规划战后格局 C . 建立联合国 D . 结束美苏冷战

二、材料分析题(共7小题)

1、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料卡片1: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资料卡片2:六月三日北家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那时,上海的产业工人近二十万人,加上交通运输工人、手工

业工人和店员共达五十万人。五日上午,日本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其他工人相继响应丢工。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资料卡片3:战云密布下,生活在北平的学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摘编自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1)根据资料卡片1指出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资料卡片2分析运动主力的变化标志着什么?
(2)依据资料卡片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
(3)联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2、百年五四,精神铸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北京学生在图中A处或C处的主要活动,并指出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设置源于哪一条约的规定。
(2)请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下列史料,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3、回首历程,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用当今流行的话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从那以后,党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金冲及《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1952年“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全省粮食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6.42%。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材料三: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

冷却散热、高消耗电能是大数据中心建设重要条件。因环境优势,贵安新区吸引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数据中心基地。新区东部“大学城”内高校集聚。

安顺

平均气温(℃)

1月

4.3

2月

15.0

3月

22.0

4月

15.0

(1)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一中的“历史拐点”是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贵州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怎样的道路?
4、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湖州青年,在挽救国家危亡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青春·呐喊】“京都学子,首创义举,士气奋扬,中外共仰。”1919年5月9日,湖州七校学生在老城隍庙集会并游行,高呼“勿忘国耻”“不买洋货”等口号。

湖州学子响应了哪一“义举”?联系材料简述该“义举”发生的直接原因。

(2)【青春·无悔】投笔从戎去,以身许家国。1945年2月,冷泉(安吉人,1927—1952)和3名同学参加新四军。1948年底,冷泉在安徽曹老集前沿阵地还顾敌人狂轰乱炸,英勇抢教伤员。1949年4月,随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1951年,赴朝鲜参战,次年壮烈牺牲。

根据材料,写出冷泉在1948—1949年间参加的重大战役名称。

(3)【青春·先行】忽如一夜春风渠,千树万树梨花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湖州织里一带的青年农民找到了共同的兴奋点:家家户户齐行动,裁布绣花踏“洋机”(缝纫机);一副扁担走四方,练摊经商我先行。

青年农民的兴奋源于国家政策的春风。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5、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注】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2010年以来,台州乱弹艺人多方寻我新出路,实现新发展,有《成继光》、《昭君出塞》等许多优秀传统刷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作编写了《老村新路》等新剧目,歌颂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好人好事;主创人员开设戏曲名家工作室培养后备人才,深入校园开展普及性公益讲座;走进乡村大舞台、走入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展现地方剧种的独特演年魅力;走出国门,问鼎德国国际文化戏曲节,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中外嘉宾的高度称赞。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
(2)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哪些历史事实有关?
(3)结合材料三中台州乱弹艺人的做法,谈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4)综合上述材料,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7、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现场】

材料一:

【觉醒】

材料二:《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后前(篇)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启蒙)

65

2

科学社会主义

1

79

文学

39

10

俄国研究

4

41

新诗

140

101

国民革命

0

13

小说

34

15

世界革命

0

20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

【弘扬】

材料三: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种、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该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这场爱国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结合以上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的意义。
(4)五四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