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松花江上》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④《国民革命歌》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①③②
2、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 )

①1919年巴黎和会    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

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    ④1955年亚非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说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
A . 维新变法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4、毛泽东曾指出:“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战”指的是(    )
A . 不列颠之战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阿拉曼战役 D . 柏林战役
5、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①南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延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数字对应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 ②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C . ③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 D . ④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③埃及华夫脱运动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 . 战略防御 B . 战略相持 C . 战略决战 D . 战略反攻
9、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毛泽东曾说,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 .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 秋收起义的失败 D . 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11、“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2、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3、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 .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 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 .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 . 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14、从图4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

A . 内忧与外患 B . 落后与变革 C . 变法与图强 D . 屈辱与抗争
15、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   )
A . 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 . 使德军丧失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C . 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
16、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1921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红船上(   )
A .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B . 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 .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 D .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17、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8、思想解放主要指“对于已经不适宜发展要求的旧思想观念的改革和破除,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新思想观点的积极倡导和确立,“对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认识正确的是(   )

选项

思想解放运动

破除的旧思想

倡导的新思想

文艺复兴

“神权至上”

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

“日心说”等理论

“地心说”等理论

启蒙运动

“朕即国家”等专制思想

自由、平等、“人民主权”

新文化运动

“忠君”等封建思想

民主、科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

A . 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 B . 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 C . 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 D . 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
20、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   )
A . 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 . 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 . 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21、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1921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红船上(   )
A .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B . 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 .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 D .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22、从图5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

A . 屈辱与抗争 B . 落后与变革 C . 变法与图强 D . 内忧与外患

二、材料分析题(共7小题)

1、八十五年前,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八十五年后,贵州又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溯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成贵高铁(成都-贵阳)线路示意图。成贵高铁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其建设采用了“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形式,修建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比例高达近80%。

材料三:石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受雨水冲刷、流水侵蚀而流失,土层下方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贵州通过种植茶树、果树等经济林木治理石漠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指出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向东却又向西……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那一军事行动?
(2)分析成贵高铁修建大量桥梁和隧道的自然原因。
(3)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角度说明贵州种植茶树、果树等经济林木的作用。
2、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1)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通过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以其提供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论证百年中国发生变化的原因。(温馨提示:本问采用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3、从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见证了沧桑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小明制订了“我要去故宫”文化旅游攻略,并绘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图。

请你依据上述年代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紫禁城建于哪个朝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故宫文物南迁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说明此次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分析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性。
4、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

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

时间

大事记

1月

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

5月

①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

8月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11月

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
(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5、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耻辱】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牝掷金黄。

——摘自《上海县竹枝词》

【曾经抗争】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当代引擎】胶东经济圈5市(见图6)人口占全省的31.6%,外贸占64%,生产总值占42.2%。2020年1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合作机制,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1)胶东地区见证了“海面未收功一战”的耻辱,请用史实加以佐证,并指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阐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3)联系图6和上述材料,分析该经济圈发展的优势条件。
6、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根本依据。
(2)根据材料二的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探索这条革命道路的历程。
7、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