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 . 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 .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
D .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2、
下表列举了四种生物及其身体的一个明显特征、一项重要影响或价值.匹配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⑤
4、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泡菜——乳酸菌发酵
B .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糖尿病药物——转基因技术
C . 小羊“多莉”的诞生——杂交育种
D . 宇航员“抗荷服”的研制——仿生技术
6、老年人走路时如果不小心摔倒,发生骨折的几率大于青年人,其原因是老年人骨成分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分别是( )
A . 1/3以上,不到2/3
B . 2/3,1/3
C . 1/2,1/2
D . 1/3以下,超过2/3
7、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
A . 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B . 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
C . 弹性大,硬度大,不容易变形
D . 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
8、“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和社群行为
B . 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
C . 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
D . 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
9、下列哪一项不是关节软骨的作用( )
A . 减少摩擦
B . 分泌滑液
C . 运动灵活
D . 缓冲震动
10、下列关于动物类群及对应特征的描述准确的是( )
A .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 .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身体成圆筒形
C . 软体动物身体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都生有贝壳
D . 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1、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
A . 心脏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B . 体表被毛,体脏内有膈
C . 有门齿、臼齿,有发达的盲肠
D . 胎生、哺乳
12、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本地的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 从食性看,蝙蝠是一种肉食动物
B . 从功能上看,蝙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
C . 蝙蝠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 蝙蝠的身体结构与飞行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13、生物的结构总是同功能相适应的,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能保证其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活动,以适应复杂的环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 . 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 . 每个动作都是由一组肌肉配合完成的
D .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连接成骨骼
14、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栖动物都是有益的
B . 爬行动物都是有害的
C . 我们应该把毒蛇全部消灭,以免伤害人类
D . 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有害的动物
15、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这些事实说明( )
①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6、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鰓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知,海马属于( )
A . 甲壳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鱼类
D . 无法判断
17、下列关于软体动物和人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牡蛎、鲍等可供人食物
B . 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药用
C . 螺壳和珍珠可做装饰品
D . 钉螺是蛔虫的中间寄主,可传播疾病
18、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 . 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气囊是家鸽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 . 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 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19、下列有关行为和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 . 做引体向上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和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
C . 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 . 小鼠走迷宫尝试错误次数越多,说明其学习能力越强
20、长骨中对骨的生长与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 . 骨髓腔里的黄骨髓
B . 骨膜中的血管
C . 骨松质和骨密质
D . 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21、生物给予我们许多启迪。下列左右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蜻蜓的翅---直升机
B . 鸟巢---国家游泳中心(俗称“ 水立方 ”)
C . 蝉的保护色---军人的迷彩服
D . 海豚---潜水艇
22、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们吃的食品如肉、蚕、奶等直接来源于动物
B . 人们穿的衣服原料如毛、皮、丝绸等来自动物
C . 有些农村和山区,要使用牛、马等家畜来耕地和驮运物品
D . 苍蝇、蚊子虽然传播传染病,但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
23、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座果率,养殖人员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利用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B . 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维持生态平衡
D . 动物能够影响环境,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4、苍蝇飞落在某处就匆忙搓脚,它是在( )
A . 清洁污物,准备开饭
B . 发射生物雷达波,探测食物
C . 品尝味道
D . 产卵
25、下面是某同学为果农提供的四项栽培建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讲述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的故事,十分有趣.那么猫和老鼠在自然界中的关系你又了解多少呢?请思考:
(1)猫吃老鼠,老鼠吃庄稼,它们之间构成 关系.假如猫、老鼠和庄稼构成的食物链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猫的数量大量减少,老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 ,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 的关系.
(2)猫和老鼠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 和 ,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3)猫和老鼠利用有机物后产生的粪便和遗体都可以被 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及无机盐,又可以被 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 的作用.
2、请仔细观察鱼的头部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分别是:靠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 。
(2)鱼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流线型的体型有利于 。
(3)鱼离开水时,[ ] 会相互粘连粘结在一起,减少了与 的接触面积。
(4)当鱼受到惊吓时,它的游动速度加快,其动力来自于 ,同时它能转向逃走,这是 协调作用的结果。
3、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 作用。
(2)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 参加物质循环。
(3)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 (“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到重要作用。
(5)我市某精准扶贫对象割草养羊,自力更生。羊本身并不能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但其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羊消化纤维素,羊则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看,说明细菌能和动物 。
4、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结合下面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呼吸。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为探究E的呼吸特点,某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针对E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图示现象的合理解释是:鱼的鳃是由密布的鳃丝构成,水经过鳃丝时,能与其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5、下图甲为人体上肢肌肉骨骼结构模式图,A,B是两块骨骼肌,图乙为家鸽胸骨和胸肌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
(2)图乙中的家鸽胸大肌通过结构C固定在胸骨上,结构C对应图甲中的[ ]。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开寺门的美妙场景。在推门的过程中,图甲B的变化过程是由状态变为状态。
(4)鸟类的飞行离不开翅膀的扇动,图乙中家鸽的胸大肌和胸小肌的一端都固定在胸骨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肋骨的不同侧面,结图说出,当胸大肌时,家鸽翅膀向下扇动,当胸小肌时,家鸽翅膀向上扇动。
(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在系统的紧密配合下完成的。
6、喝酒会损害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通常的酒后驾车的检测有两种方法:检测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呼气酒精浓度。
(1)酒精的主要吸收部位是。此结构中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包含丰富的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测量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是交警利用呼吸式酒精测试设备现场检测驾驶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的关系如图所示,酒精分子在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扩散的方向是(填字母)
(3)驾驶员如果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
(4)正常情况下,司机遇到红灯时,会及时踩下刹车,这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5)酒驾会给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请你为司机写出一句劝导语或警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