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社会法治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8小题)

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    选举制度的决定》,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    )
A .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十四个 B . 港澳特别行政区    第十三个二 C . 台湾省    第十四个 D . 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十五个
2、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捷报频传。承担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并传回着幅火星图像的探测器是(    )
A . 长征火箭 B . “嫦娥五号” C . 天问一号 D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3、读下图,下列描述符合甲区域特色的是(    )

A . 兴安林海,红松茂密 B . 雪域高原,牦牛成群 C . 物产丰饶,“天府之国” D . 水网密布,“鱼米之乡”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受地势影响而产生的是(    )
A .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B . 宁波雨热同期,夏季多台风 C . 新疆深受夏季风影响,梅雨连绵 D . 哈尔滨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温暖如春
5、《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据此回答问题。
(1)对长江立法保护,因为(    )

①长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渔业资源利用不可持续

③长江沿岸存在乱砍滥伐、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④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对长江立法保护表明(    ) (2)
A . 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 B . 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C .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迅速得到解决 D . 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右边漫画提醒我们(    )

A . 教师对学生要管教与关爱并重 B .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的管教 C . 教师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 D . 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和从严惩罚学生
7、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据此回答问题。
(1)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在行使(    ) (1)
A . 立法权 B . 任免权 C . 决定权 D . 监督权
(2)监察委员会(    )

①要依据我国宪法来行使权力

②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④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2021年4月,宁波市公安局建成并使用“反诈精准劝阻宣防平台”。结合右图分析宁波市公安局的做法(    )

A . 维护了公民的隐私权 B . 创新了政府服务方式 C . 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 D . 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
9、太极拳是基于中国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的传统体育实践,于2020年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申遗成功(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②表明太极拳将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

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主流

④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些技术被很多国家应用,人们赞誉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的杰出贡献在于(    )

①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粮食增产

②为解决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垄断了世界的种子市场和粮食生产

④缓解了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和饥饿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1、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4%上升到16.8%。这反映了我国( )
A . 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B .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国际主导力量 C . 经济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 .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2、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

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

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

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3、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14、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 将世界连为整体 B . 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 . 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 . 享誉史册的航海
1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其共同点是( )
A . 维护封建统治 B . 挽救民族危机 C . 推行君主立宪_ D . 建立民主共和
16、口号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口号按照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④③①②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②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后略有回升

③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其中第21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 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50分)(共6小题)

1、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空格中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宁波市民积极参加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

判断:

理由:

(2)小军旅游时对某军事基地拍照并上传到网络。

判断:

理由:

(3)某公司以经营不善为借口拖欠职工工资。

判断:

理由:

(4)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判断:

理由:

(5)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率先使5亿人口摆脱贫困。

判断:

理由:

2、宁波,八千年来,向海而生;一千二百年间,临水而建;四十多年来,以港兴市。通江达海,因水得名的宁波,谱写了一部城市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8000余年,出土了多件陶器、木器、骨器、木桨等物件,特别是发现了60多件用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耜、铲、刀、勺等贝器。

材料二:

宁波,旧称明州,唐朝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三江口城址落成,距今12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推测宁波先民所处的历史时代及生产生活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说明宁波在此建城的有利条件。
(3)在“纪念宁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班会课上,对于宁波城市的发展,小宁与小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请你任选一个观点,用所学知识提供论据。

小宁

宁波港城在唐宋元时期兴盛发达,却在明清时期一度衰落。

小波

改革开放后,宁波“因港而兴”,高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3、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籍记载历史]

《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记载。

[文物见证历史]

[发展创造历史]

习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1)《史记》记载的这些举措出现在哪一朝代?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上述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3)综合上述信息,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人“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理解。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界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

[人民的“丰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余名。……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日报》2021年4月3日载

(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历史性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历史性事件说明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
(3)人民英雄留给我们哪些精神财富?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
5、以下为大头儿子一家“晒”在网上的生活画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断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大头儿子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提两条合理建议。
6、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交通工具出现的“时间轴”

材料二:中国交通发展进程

篇章一  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都非常落后。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那一代交通人克服缺钱少物、地形复杂等重重困难,着力恢复交通运输,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等一批标志性交通工程,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篇章二  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处于短缺状态,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是常态。我国政府着力解决交通“瓶颈”,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通航营业的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境内民用航空、国际航线大幅增加,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篇章三  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我国未来交通发展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

(1)根据“时间轴”,请概括人类交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
(2)结合“篇章一”和“篇章二”,分析中国交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创新驱动发展角度谈谈我国如何建成交通强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社会法治真题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