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水稻和稗草
B . 猫和老鼠
C . 人和猪
D . 蚂蚁和蚱蜢
3、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b”字母时,物像是( )
A . b
B . d
C . p
D . q
4、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和环境能合作
5、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了动物之间存在( )
A . 斗争关系
B . 竞争关系
C . 捕食关系
D . 互助关系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光
B . 水
C . 湿度
D . 温度
8、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②→①
9、下列生物中,不具备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珊瑚虫
B . 流感病毒
C . 草履虫
D . 蚯蚓
10、从洋葱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 )
A . 切片
B . 永久装片
C . 涂片
D . 临时装片
11、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 . 清水、清水
B . 清水、碘液
C . 碘液、清水
D . 碘液、生理盐水
12、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
A . 没有二氧化碳
B . 没有阳光
C . 没有营养物质
D . 水温太低
13、调查完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下列归类方法不当的是( )
A . 依据个人的喜好来分类
B . 依据生物生活环境不同来分类
C . 依据生物形态特征不同归类
D . 依据生物的不同用途来分类
1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A . 一只
B . 两只
C . 三只
D . 十只
15、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淡水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16、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
A . 美化环境
B . 生长与发育
C . 获取营养物质
D . 生殖
17、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
A . 恐龙化石
B . 蘑菇
C . 珊瑚虫的骨骼
D . 会弹琴的机器人
18、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叫( )
A . 典型调查
B . 普遍调查
C . 抽样调查
D . 个别访谈
19、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
A . 作出假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
B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C .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 . 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获得结论
20、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食虫鸟→蛇→鹰
C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D . 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2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
A . 大雁的迁徙
B . 山顶的旗形树冠
C . 荒漠中骆驼刺有长长的根
D . 北极熊像白雪一样的体毛
2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银湖公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B . 银湖公园的所有植物
C . 银湖公园的所有动物
D . 银湖公园的所有生物
23、DDT是一种难以分解、无法经代谢排出体外的一种农药。在含DDT的水体中,关于食物链“藻类→鱼→鸟”的生物体所含DDT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鸟 > 鱼 > 藻类
B . 藻类 > 鱼 > 鸟
C . 鱼 > 鸟 > 藻类
D . 鱼 > 藻类 > 鸟
24、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 ②要致富,砍大树 ③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见毒蛇就打死它 ⑤退耕还林 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④
C . ①⑤⑥
D . ①④⑤
25、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
A . 城市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26、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27、哈密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哈密瓜细胞中含有大量糖分。这些糖分储存在细胞的( )
A . 叶绿体中
B . 细胞膜中
C . 液泡中
D . 细胞核中
2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换用高倍镜
B . 关闭光源
C . 缩小光圈
D . 改用凹面反光镜
29、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是正确的做法。
A . 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 . 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C . 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 . 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30、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A . 杀菌
B . 易盖盖玻片
C .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 易染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活的地方称为,它的厚度约为20千米,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它的范围包括底部 、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下图是植物细胞的模式图。根据这张图,请你请写出引线所指示的细胞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回答两个问题:
小珊生活在乡村,催他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他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他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他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他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他进入仲夏夜之梦。
(1)请按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区分,分别列出文中描写到的生物。生产者:消费者:
(2)结合学过的知识,归纳上述生物应该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至少写出三点)、、。
4、达尔文曾经这样描述生物之间的关系,“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有生物部分外,还有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一般可分为生产者(如材料中的)、消费者(如材料中的)和(具体指的就是和两类生物)。
(2)假如猫少了,三叶草的数量会怎样变化?。(不要求写推理过程,只需写结论)
5、正确操作显微镜是本学期学习目标之一。回顾实验过程,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目镜、物镜组合中,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_____。 (1)
A . 5X、10X
B . 10X、40X
C . 15X、10X
D . 15X、40X
(2)除去显微镜镜头上的灰尘或污点的正确方法是用擦试。
(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才能看清物像。
(4)如果要将视野右上方一个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装片应向移动。
(5)观察物像时,应先调节螺旋找到目标;再调节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6、小明完成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打算采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土壤干燥或潮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需要先认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他。
(1)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2)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可以是 。
(3)这个实验的变量(单一变量)是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由此变量引起,实验计划应该保证除这个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如光照、温度等),这种实验叫做实验。
7、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条最重要的食物链,食物链的生物为:草、食草昆虫、青蛙、蛇。在一次调查中,研究人员统计出了这四类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依据你所学知识可推测甲是:,丙是:。
8、广东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自从老农们买回蛇放到田里后,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3)该食物链中的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