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B .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 .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 . 玉不琢不成器 , 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 .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写了这一名篇。 C .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 . 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二、书写(共1小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横线字注音。

        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fù      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       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lù       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       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林语堂《苏东坡传》

三、默写(共1小题)

1、古诗词填空。

①少壮不努力,       。 (汉乐府《长歌行》)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⑥杜甫《望岳》以            这两句诗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四、其他(共3小题)

1、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①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②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

③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

④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⑤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2、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请选择一个人物并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其性格特征。

3、我国古代名家除了有名有字外,许多人还为自己取雅号,请写出下面五位名人的别号。

陶渊明         欧阳修        苏轼         李白         杜甫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 名著导读。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上段文字中的“他”是      ,最终他通过      走出人生低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他最终的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2、现代文阅读。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⑥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⑦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

        ⑧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

        ⑨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对土地的感情都很深厚,请结合课文内容,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出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填在表格相应的地方。

人物

感情

爷爷


父亲


童年时的“我”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联系具体语境,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链接】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六、语言表达(共1小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假设你居住的社区已设有分类垃圾桶,但你的父母怕麻烦一直未将垃圾分类。请你用一句话劝说父母进行垃圾分类,内含积极措施一条,并注意用语得体。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八、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

       【乙】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二红饭》苏轼)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①惟吾德              ②无案牍之      

③故日夜奴婢           ④是嚼虱子        

(2)选出下列语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2)
A . 无丝竹之乱耳。 B . 嚼之啧啧有声 C . 渔人甚异之 D . 箬蓬覆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

(5)【甲】文主要使用了①      的写作手法,以陋室不陋,表达了②      

【乙】文苏轼在③      的生活境况中,依然能保持④      的心境。

九、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第十七届“腊月风情节”于元旦启幕,为期三天。新年伊始,水乡腊月,在安昌,便可品味传统江南的味道。

(1)请为本次安昌“腊月风情节”拟一条宣传口号。

(2)几位同学用相机将一幅幅“彩照”定格。请参考以下几张照片,为本次“腊月风情节”拟一段宣传词,吸引外地游客来此参观,100字左右。

十、作文(共1小题)

1、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