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我国古代经济中心(    )

A . 开始南移 B . 准备南移 C . 完成南移 D . 巩固南移
2、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宋代市民的服饰呈现舒适化. 非等级化的趋向,大众的衣料主要是( )       

A . 纺织品 B . 麻布 C . 棉布 D . 兽皮
4、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 . 从海南岛兴起的丝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C . 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D . 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5、“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       

A . 《天方夜谭》  B . 《荷马史诗》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俄底浦斯王》
6、《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商品经济的繁荣
7、“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首诗被宋朝学子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因是(     )

A . 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 B . 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C . “杯酒释兵权” D . 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造纸术的重大发明 B .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C . “瓦子”的出现 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9、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期属于(     )

A . 云南行省 B . 甘肃行省 C . 四川行省 D . 宣政院管辖地
10、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人工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这一运河和隋朝运河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它不再经过洛阳。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一个朝代对运河进行了重新修凿(     )

A . 唐代 B . 元代 C . 宋代 D . 明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

材料一:下图是由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凸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这三样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学和战争三方面。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和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

——法兰西斯·培根

材料三: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1)材料二中的“这三样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2)我国的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请你列举两个宋朝以前的科学技术成就。   

(3)材料三中鲁迅揭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什么?这给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