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蝗虫  ②章鱼  ③袋鼠  ④狗  ⑤飞蛾  ⑥大象  ⑦海龟  ⑧马

A . ①③⑦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④⑥⑧
2、夏天吃剩的肉汤更容易腐败变质,原因是(  )

A . 温度较高,细菌繁殖快 B . 空气充足,细菌繁殖快 C . 水分充沛,细菌繁殖快 D . 营养丰富,细菌繁殖快
3、施肥后要及时浇水,这是为了(    )
A . 使无机盐充分溶解 B . 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C . 防止无机盐分解 D . 抑制对无机盐的吸收
4、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

①合理设置株距②大棚增施有机肥③水淹及时排涝④大棚夜间增加 照明⑤中耕疏松土壤⑥花盆底部留孔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⑥
5、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鲜奶加热后直接进行”接种” B . 制作酸奶不需要密封 C . 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 . 制作酸奶用的菌种是霉菌
6、如下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7、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A . 丁→丙→乙→甲 B . 甲→乙→丙→丁 C . 甲→乙→丙→丁 D . 甲→丁→乙→丙
8、将四株大小相似的同一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幼苗可能生长最旺盛的是(   )
A . 浓糖水 B . 浓盐水 C . 蒸馏水 D . 土壤浸出液
9、下列不属于叶芽结构的是(   )
A . 胚芽 B . 生长点 C . 叶原基 D . 芽原基
10、在生产实践中,要促进植物顶端优势的是(   )
A . 茶树的打顶 B . 棉花的摘心 C . 用材林木的修枝 D . 果树、行道树的整枝修剪
11、圆圆将一株月季小幼苗养了一年,为节约用水,她每次只浇湿泥土的表层,这株月季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   )
A . 中层 B . 下层 C . 上层 D . 中下层
12、下列有关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导管把有机物运走 B . 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C . 表皮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D . 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光线透入
13、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 B . ①过程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C . ②过程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D . 进行①和②过程的结构都是能量转换器
14、下列条件中,对葡萄、西瓜的栽培有利的是(   )
A . 日温15℃、夜温26℃ B . 日温26℃、夜温15℃ C . 昼夜恒温26℃ D . 昼夜恒温15℃
1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说明了生态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森林 D . 土壤
16、要验证天竺葵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 . 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B . 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 . 在适宜的湿度下实验 D . 把植物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17、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其生理活动: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吸收作用 ④蒸腾作用,在下图所示的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将开有白花的一根树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先变红的是树皮 B . 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 . 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 . 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19、下图是人体运动的有关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②包裹形成的是密闭的关节腔 B . ③内的滑液能使关节活动灵活 C . ①从④中滑脱出来叫骨折 D . ①和④合起来叫关节面
20、在人完成屈肘和伸肘的过程中,肘关节起(  )
A . 动力作用 B . 杠杆作用 C . 支点作用 D . 调节作用
21、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十分相似 B . 乌贼遇到天敌时释放墨汁 C . 两只羚羊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 . 野兔发现老鹰时,立即飞跑回洞穴
2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动物行为的产生所受的刺激都来自于身体内部 B . 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C . 群居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一定具有社群行为 D . 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3、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 白蚁群体中的蚁后专职产卵 B . 母袋鼠哺育幼袋鼠 C . 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 . 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24、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人们用黑光灯安装在鱼池上诱杀趋光性昆虫来喂鱼,使养鱼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这是利用到了昆虫的(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攻击行为 D . 繁殖行为
25、某同学测得甲、乙、丙三种动物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5次、32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甲→丙→乙
26、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在冰箱这个环境中(  )
A . 细菌冻死了 B . 没有细菌 C . 细菌繁殖很慢 D . 细菌很多
27、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 . 霉菌——泡菜 B . 甲烷细菌——生产沼气污水处理 C . 根瘤菌——固氮 D . 大肠杆菌——工业化生产胰岛素
28、如下表,甲、乙、丙是某位同学保存熟牛肉的三种方法,其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方法是(   )

方法

是否抽真空

温度

25℃

4℃

4℃

25℃

A . B . C . D .
29、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出现原核生物(如细菌)之前,不可能有病毒存在,依据是(   )
A . 病毒比细菌小 B . 病毒能进行复制增殖 C . 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 D . 病毒能使人、动物、植物致病
3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蘑菇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B . 霉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 C .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D . 病毒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图一、图二分别为花生种子和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三甲、 乙分别为花生萌发、植株生长过程的两个阶段,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作答。

(1)图一中的(填序号)共同组成种子中的幼小生命体。图三中,甲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而乙过程中花生果实内贮存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填生理过程)。
(2)图二中,花生植株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的主要部位是[]
(3)若给花生施放农家肥,农家肥必须进行堆沤,利用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才能被花生利用。无机盐的种类很多,花生需要量较大的是含三大类的无机盐。
(4)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杆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杆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细胞内
2、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2019年4月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包揽全部5枚金牌。

(1)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其力量来源于的收缩,它两端的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活动产生动作。完成这一动作还需要在的调节下才能实现。
(2)如图所示,此时运动员左臂的肱三头肌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当乒乓球飞来时,运动员移动位置并快速把球扣回去,这种行为属于行为。由于赛程安排紧,某运动员经历了一日三赛,赛后运动员感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这说明高强度的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是常见的一些微生物,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制作面包或馒头时,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是技术,利用到的微生物是[]。而制作酸奶时,利用到的另一种微生物与[]结构相似。
(2)花生、玉米等子粒保存不当,上面长出了某些种类的黄曲霉,吃了可能使人、畜致癌,图中可表示黄曲霉结构的是[]。
(3)大家熟悉的青霉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它是从[]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而C常被科学家利用作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培育出新品种的生物,与B细胞相比,它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图片_x0020_100012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I;装置II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3)(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II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需要作为原料,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2、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示意图(五个一样的玻璃瓶,瓶底放置的纱布大小、厚度一样)。请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5

(1)在A,B,C,D四个实验装置中,有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实验装置(填序号)。其中A和D的实验变量是
(2)装置C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装置D中有一粒种子不萌发,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3)实验装置D和E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911666387      图片_x0020_1938460901

甲同学的实验               乙同学的实验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

(1)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你认为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3)该实验中,在培养基上按手指印,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
(5)当实验装置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只有较少细菌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