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描述是(    )
A . 中世纪的欧洲 B . 中国的夏朝 C . 古代希腊 D . 阿拉伯帝国
2、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封建贵族阶层 C . 市民阶层 D . 工业无产阶级
3、下列能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特点的语句是(    )
A . 条条大路通罗马 B . 城市的空气是自由的 C .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D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②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③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④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生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是以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 . 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B . 签订凡尔登条约 C . 西欧城市行会的形成 D . 丕平献土
7、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8、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②奉《圣经》为经典

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9、“教堂中信众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这种情形可能发生在(    )
A . 古代印度 B . 古罗马帝国 C . 法兰克王国 D . 阿拉伯帝国
10、下列国家跟古代日耳曼人没有关系的是(    )
A . 法兰西 B . 英吉利 C . 西班牙 D . 意大利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欧洲中世纪的庄园。

材料二:农奴们没日没夜地艰辛劳动,生活却极端贫困。农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经常逃亡,甚至组织武装起义。

材料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中古西欧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中世纪欧洲乡村庄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庄园的主人是谁?劳动者是谁?

(2)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剥削?

(3)根据材料二,说说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什么。

(4)从11世纪起,欧洲不断涌现出新兴的城市,许多城市拥有                ,城市居民成为                 ,城市成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与乡村的农奴相比,城市居民在哪些方面更自由?       

(5)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里出现了新的社会组织——行会,它拥有“特权”,请说说这一特权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材料三:关于中世纪的欧洲有这样的描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该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从中可以看出教会与国王存在怎样的关系?
(3)材料三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人类意识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他们来自农民。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次子们,或者是被战争或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说的“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说的“一个新阶层”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