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2、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 国槐
B . 侧柏
C . 月季
D . 菊花
3、泥炭藓是具有强吸水能力的苔藓植物。泥炭藓倒伏腐烂,经长年积压后成为泥炭,可用作燃料、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泥炭中的能量与泥炭藓光合作用有关
B . 泥炭藓通过种子繁殖来延续生命
C . 水分在泥炭藓中沿根→茎→叶运输
D . 泥炭藓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
4、下图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
B . 制作临时装片时应选用图乙中的清水
C . 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D . 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图丙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5、癌细胞是能无限分裂的细胞。一个癌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 . 原细胞的4倍
B . 原细胞的2倍
C . 与原细胞相同
D . 原细胞的一半
6、如图,分别能为大豆种子和玉米籽粒的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
A . ②⑨
B . ⑤⑪
C . ④⑦
D . ⑤⑩
7、比较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②用孢子繁殖
C . ③④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 . ①②③④均具有输导组织
8、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它与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 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 . 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9、同学们在生物课上观察草履虫,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游动速度很快,主要依赖于运动器官纤毛的摆动
B . 载玻片上放置几丝棉花纤维可以限制其快速游动,利于观察
C . 将显微镜的物镜由10倍换成40倍,看到的草履虫大小是原来的4倍
D . 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能独立完成摄食、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10、周末外出踏青时,小华不小心摔倒,划破了皮肤并感到疼痛,并伴随有出血。以上现象说明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A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D . 营养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1、自体脐带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方法。如图为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同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 )
A . 细胞的分裂
B . 细胞的分化
C . 细胞的生长
D . 细胞的生殖
12、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三次,数值分别为了12cm,11.6cm,12.2cm ,应记为( )
A . 12.1 cm
B . 11.93 cm
C . 12.2 cm
D . 12.07 cm
13、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生态价值。图是银杏所结“白果”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银杏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14、小明发现生活在叶上的蚜虫一般都分布在叶脉处,他推测:为了不断地吸食到营养物质,蚜虫可能将口器刺入到叶脉中的( )
A . 机械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输导组织
15、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 移动装片
B . 转动转换器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提高视野亮度
16、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述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图),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萌发率 |
萌发时间 |
有冠毛 |
85% |
3.67天 |
无冠毛 |
68% |
5.33天 |
A . 实验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B . 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无冠毛组是对照组
C . 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
D . 实验结果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萌发
17、苜蓿草是山羊的重要草料之一。与苜蓿草相比,山羊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其中蒹葭是指芦苇(如图所示),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其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 . 胚芽
B . 胚乳
C . 子叶
D . 胚根
19、下表是“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相关实验设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培养皿(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阳光下 | 阳光下 | 黑暗中 | 阳光下 |
温度(℃) | 23 | 23 | 23 | 5 |
纸中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发芽率 | 98% | 0 | 98% | 0 |
A . 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B .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性的胚
C . 放入等量的纸巾和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
D . 甲丙两组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20、如图是草履虫,下列关于草履虫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B . 草履虫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C . 草履虫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D . 草履虫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1、“樱桃好吃,树难栽”,我们食用的樱桃果肉属于( )
A . 营养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输导组织
22、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 . 缺少水分
B . 温度偏高
C . 缺少阳光
D . 缺乏有机营养
23、2019年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上,“鲜花大道”两旁盛开着粉、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鲜花。让花瓣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A . 液泡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膜
24、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⑤一端有螺纹(为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 . ①和④
B . ③和⑤
C . ②和⑤
D . ②和③
25、一株白菜就是一个植物体,白菜苗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 )
A . 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个体
B . 各种组织→白菜苗
C .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白菜苗
26、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③②①
27、下图所示显微镜观察结果中, 属于番茄果实营养组织的是
A .
B .
C .
D .




28、如图 abcd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分裂
B . a过程可以增加细胞的种类
C . 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ab过程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
29、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A . 细胞质
B . 液泡
C . 食物泡
D . 伸缩泡
30、四膜虫(如图所示)与我们所熟知的草履虫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四膜虫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由一个细胞构成
B . 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C . 可独立完成摄食
D . 具有应激性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为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草履虫通过(②),从水中获得氧气,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结构(①)可以帮助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
(2)草履虫的收集管能收集体内过多的水和废物进入(⑤),再由②上的小孔排出体外。
(3)草履虫常以浮游藻类为食,藻类通过(填结构名称)进入草履虫体内。某同学在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在草履虫体内有多个绿色的结构,这位同学观察到的是草履虫的(填结构名称)。据调查,草履虫每天大约吞食4300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有一定的作用,经过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填结构名称)排出体外。
2、桫椤(又称树蕨)、疣黑藓、金花茶、银杏等是世界珍稀植物,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进入细胞。
(2)(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种子等,并且体内具有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同B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3)C、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但C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包被,属于植物;D类植物属于植物。
(4)除上述植物类群外,还有一类植物分布在水中,空气中的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此类植物是。
3、向日葵的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1)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体现了生物的特征。
(2)本实验研究了和对发芽率的影响。由图可知,最适宜的浸种方法是。
(3)在研究浸种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实验。本实验结果为重复十次得到的平均发芽率,这样做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