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1第10秒时膈在舒张 B . 曲线2第10秒时肋间肌在舒张 C . 曲线1表示呼吸较快,深度较大 D . 曲线2表示呼吸较慢,深度较小
2、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呼吸肌是(   )
A . 背部肌肉 B . 腹部肌肉 C . 肋间肌和膈肌 D . 胸大肌
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关于这一特征的生物学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 . 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 . 有利于给肺泡壁细胞供氧气 D . 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4、下图示人体内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 .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 呼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过程,c、d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界气体通过b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 . 进行过程a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C . 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D . 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6、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人体内只有肺泡周围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B . 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三层细胞 C .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 . 通过扩散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
7、呼吸系统中,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 . B . C . 肺泡 D . 气管
8、当你过生日用力吹蜡烛时,膈肌的变化是(   )
A . 收缩变为舒张   B . 舒张变为收缩 C . 顶部下降 D . A、C两项均是
9、如图是模拟人体膈肌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实验装置,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装置中编号4模拟膈 B . 装置中编号2模拟肺 C . 手向下拉4时,肋骨间的肌肉呈舒张状态 D . 此时肺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0、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 . 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 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D .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三、综合题(共7小题)

1、

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B的状态与甲图中曲线      段表示肺内气压变化相对应的过程.

(2)甲图曲线BC段表示某呼吸过程使肺内气压变化,这是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化都是      ,肋间肌处于      状态.

(3)本次呼吸中,吸气和呼气过程结束的那一瞬间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的值.

(4)经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最终被人体组织细胞的      利用.

2、生物学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之一。结合下面几个镜头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镜头一:学校食堂:几个同学在一起边吃饭,边说话。小刚讲了一个笑话,小虎说话间被呛到了,剧烈咳嗽一阵,憋出两眼泪。

镜头二:教室内:值日组正在扫地,“阿嚏……”小钟连打了几个喷嚏。

镜头三:学生寝室:“咳咳……”小华这几天感冒了,不停的咳嗽吐痰。

镜头四:卧室内:小梅看书到深夜11:0,深深地打了一个哈欠,瞌睡得眼也快闭上了。

(1)镜头一中小虎呛到的原因是吃饭间说笑,导致吞咽食物时      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      ,人体可通过咳嗽把食物推出。
(2)镜头二中打喷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肺部气体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气体从肺部发出经历的途径是                        →鼻腔。
(3)镜头三中小华吐痰过程是这样的,气管壁上的      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      排出体外。
(4)哈欠,是指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口深呼吸,微有声响的一种表现。小梅打哈欠时先深吸一口气,在此过程中,她的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使得胸腔容积      (选填“缩小”或“扩大”),肺扩张,气体从外界进入肺部。
3、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甲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曲线,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以免不能及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气管。图甲所示结构中能为呼吸运动发生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2)图乙所示曲线中  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
(3)图丙 b 代表的物质是,该物质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理是
(4)通过“测量胸围差”可了解肺功能强弱。测量胸围差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下图 A~C 分别表示不同小组测量时软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观察下右侧胸腔示意图,胸围差是由胸廓引起的,不能反映出图中所示胸腔径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胸围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功能的强弱。

4、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⑥]组成。
(2)[②]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图中数字④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
(5)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5、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状态,此时膈肌,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乙图表示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
(3)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交换后,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血。
6、下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肺由大量图中的[3]组成,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1]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与血液之间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其交换过程是: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7、图中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的名称是,它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中a代表的气体是,b代表的气体是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的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膈肌应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5)图甲中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旁边的软骨可以防止食物残渣进入气管。
(6)图乙cd气体交换叫,是通过完成的。图乙ab气体交换后,[5]处的血变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