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 根毛、导管、气孔
B . 气孔、根毛、导管
C . 根毛、气孔、导管
D . 表皮、叶脉、气孔
2、田间喷洒农药,但农药绝大部分不能进入到植物细胞内,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3、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 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4、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 分生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导管
D . 筛管
5、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B . 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 . 具有专门的呼吸和消化器官
D .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 . 大光圈,凹面镜
B . 大光圈,平面镜
C . 小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平面镜
7、目前摩拜单车已成为很多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不属于该项举措的意义是( )
A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 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C .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 减少市民出行的费用
8、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种子来( )
A . 花瓣
B . 雄蕊
C . 蜜腺
D . 雌蕊
9、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A .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 将叶片放入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
10、杜鹃花和杜鹃鸟体内细胞中都有的的能量转换器是 ( )
A . 液泡
B . 叶绿体
C . 线粒体
D . 染色体
11、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淡水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述的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 光照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13、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出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登陆探测的第一步,探测器上搭载了棉花种子。为使这些种子在登陆后萌发,地面控制中心首先需要发送的指令是( )
A . 给予水分
B . 给予光照
C . 添加激素
D . 添加肥料
1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会长大的钟乳石
B . 会跳舞的机器人
C . 珊瑚
D . 病毒
1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将金鱼、鲫鱼、荷花、水母归为一类,将松、柏、麻雀、玫瑰等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B . 按照生活环境
C .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 按照用途
16、“一山不容二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都体现了(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可以用2只鼠妇完成
B .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C . 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 . 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18、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 的液体依次是 ( )
A . 清水、清水
B . 生理盐水、清水
C . 清水、生理盐水
D . 碘液、生理盐水
19、在显微镜下,若将图中视野甲变为视野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 )
A . 向右上方移动,视野变亮
B . 向左下方移动,视野变亮
C . 向右上方移动,视野变暗
D . 向左下方移动,视野变暗
20、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A . 能合成有机物
B . 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 . 能控制物质进出
D . 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1、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正常分裂后,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
A . 23
B . 46条
C . 92条
D . 46对
22、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
B . 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
C . 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
D . 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
2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湖水泛绿,主要是由哪一类植物引起的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24、下列各种植物中,常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植物的( )
A . 苔鲜植物
B . 藻类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25、保存种子的最佳环境是( )
A . 低温、潮湿
B . 低温、干燥
C . 高温、潮湿
D . 高温、干燥
26、我们吃的豆腐、面包等主要分别来源于大豆、小麦的哪一部分 ( )
A . 胚乳、子叶
B . 子叶、胚轴
C . 胚根、胚轴
D . 子叶、胚乳
27、萝卜存放久了会出现空心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
B . 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
C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 . 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
28、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产量的是( )
A . 延长光照时间
B . 合理密植
C . 降低光照强度
D .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29、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 . 白夭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 . 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 . 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D . 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30、马云推出的支付宝“蚂蚁森林”环保项目,当用户在蚂蚁森林种植一棵树,蚂蚁金服也会相应在沙漠种下一颗真树,从生物学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是( )
A . 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 .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C . 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D . 以上三项都是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染色体是由和两种物质组成的。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
2、下图中,图一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生态系统中,兔、鼠、蛇等动物属于。食物链有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和,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3)图二中,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该生物与蛇的关系是和。
(4)在生物学上,把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3、香山,位于高明区更合镇,以山上盛产香椿树而得名,主峰“托盘顶”海拔699 米,是高明第二高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珍贵动植物有1000多种,有土沉香、莲座蕨、桫椤、果子狸、穿山甲等。这里蓝天碧水青山,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临走时别忘了带点当地特产粉葛和花生。
(1)文中提到的莲座蕨、桫椤属于植物,靠繁殖后代。
(2)花生和香椿树比桫椤更能适应环境,因为花生有“麻屋子”、“红帐子”保护着“白胖子”, 请问“麻屋子”是果实的结构,“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种子的、。这些结构分别是由花的、、发育而来。
(3)有朋友想到香山寻找桫椤的芳踪,你建议他到的环境中寻找。
(4)当地农民种植粉葛树由于长时间过度施用化肥而导致土壤板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作用增强。
(2)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玻璃瓶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进行。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