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4.3.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有(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2010年10月30日,“忽必烈的时代——中国元代艺术展”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幕。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 . 建立蒙古政权        B . 迁都到今北京 C . 实行行省制度管理辽阔疆域 D . 建立元朝政权
3、元朝的都城是(    )


A . 北京  B . 中都 C . 燕京  D . 大都
4、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朝代不包括(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元朝   D . 宋朝
5、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行省
6、下列书籍中引起欧洲人对中华文明极大兴趣的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西游记》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东游记》
7、

“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小丽读了《马可·波罗行纪》,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元代在图2中的位置是( )

A . ①  B . C . D .
8、

下列四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   ) 

A . 金 元 吐蕃 契丹 B . 辽 蒙古 西夏 吐蕃 C . 金 蒙古 吐蕃 西夏 D . 辽 元 吐蕃 西夏
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

A . 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 . 文化事业发展 C . 中外交往频繁 D . 民族融合发展
10、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苗族 B . 回族 C . 满族 D . 壮族
11、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请说出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 . 朝鲜族 回族 B . 蒙古族 回族 C . 土家族 藏族 D . 蒙古族 满族
12、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13、

右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 . 秦朝疆域图 B . 唐朝疆域图 C . 元朝疆域图 D . 清朝疆域图
14、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 行省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15、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

A . 秦朝 B . 东汉 C . 隋朝 D . 元朝
16、2013年11月3日,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在洛杉矶举行。《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

A . 统一蒙古草原 B . 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 . 建立蒙古国 D . 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17、“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8、“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       

A . 《天方夜谭》  B . 《荷马史诗》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俄底浦斯王》
19、

甲同学在学校资料室找到的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图中的“宣政院辖地”反映了哪一朝代对哪一地区的有效管辖?(    )

A . 元朝  西藏 B . 宋朝    东北 C . 唐朝  西南 D . 明朝    新疆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世祖时来到中国的一位意大利旅行家,在自己的书中对当时的大都曾有过这样的描述:“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材料二:见下图。

(1)材料一中所说的“旅行家”是谁?


(2)这位旅行家是沿着材料二的路线来到中国的,这条路线叫什么?

(3)你认为这位旅行家在书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   

(3)上述材料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八上4.3.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