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共15小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A . 首创皇帝制度 B . 统一全国 C . 抵御匈奴 D . 开发南疆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政权,加强思想控制的是(    )
A . 建立皇帝制度 B .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 . 地方推行郡县制 D . 焚书坑儒
3、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话可以看出,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维护其统治(    )
A .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 . 在全国推行秦国文字 C . 在全国推行秦国律法 D . 在全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4、公元前350年,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魏国 B . 楚国 C . 秦国 D . 齐国
5、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重要纽带的是(    )
A . 大修驰道 B . 统一文字 C . “焚书坑儒” D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6、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这时是(    )
A . 公元前3世纪早期 B .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2世纪早期 D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7、《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 统一文字 C .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8、某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9、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台,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0、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 B . 推行郡县制 C . 确立丞相制 D . 书同文,车同轨
11、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官学读书

③我每天早上都会打一套五禽戏        ④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 . 秦统一货币 B . 秦统一车轨距离 C . 秦统一文字 D . 秦统一度量衡
13、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的货币,它的标准样式是(      )
A . 圆形方孔铜钱 B . 刀币 C . 五铢钱 D . 铲币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秦皇”的功绩是(   )
A .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 .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 . 设立行省制度
1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哪项功绩(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 . 修筑万里长城 D . 书同文,车同轨

二、材料探究(共3小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在所史上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通过图二,我们能获知哪些历史信息?

(3)请说出两图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这一制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结束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把全国划分为郡县,郡守县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定 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

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虽然很多措施.有利于统一,但人民也确实疲惫不堪。农民被迫大起义,迅速地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泰朝是短暂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1)根据材料,说说秦朝在哪些方面的统治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3、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

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远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