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和桥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7小题)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蚯蚓能疏松土壤
B .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 .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 .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2、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座山
B . 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C . 一个池塘中的荷花
D . 一块农田里的阳光、空气和水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 . 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 .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4、在“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属于这一实验对照组的是( )
A . 光线的明亮与阴暗
B . 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C . 温度的高与低
D . 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
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6、为探究影响玉米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同学选择生长状况相仿的多株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栽种在同样大小和相同材质的花盆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 阳光 | 温度 | 水 | 土壤 | 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 |
一 | 适宜 | 25℃ | 不浇水 | 营养齐全 | 叶片萎缩、生长不良 |
二 | 适宜 | 25℃ | 适量浇水 | 营养齐全 | 生长良好 |
根据上表推断,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
D . 土壤
7、以下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一山不容二虎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果园
B . 一棵桃树
C . 一条小溪
D . 一块稻田
10、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11、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
鼠妇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10只 |
阴暗 |
20℃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10只 |
明亮 |
30℃ |
适宜 |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1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⑥③
C . ①②④③⑤⑥
D . ①②④⑤③⑥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新型冠状病毒
C . 蝉蜕
D . 珍珠
14、《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能进行呼吸
B . 都是由细胞构成
C . 都能生长和繁殖
D .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15、在一片麦田中,有的小麦能茁壮成长,有的则长势相对较差,这些小麦之间的关系是( )
A . 竞争关系
B . 捕食关系
C . 种内斗争
D . 种内互助
16、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动物需要吃东西,汽车喝汽油,所以都是生物
B . 岩石热晒雨淋后会开裂,说明它对外界刺激可以做出反应,因而是生物
C . 含羞草被人手一碰叶片就会闭合下垂,应该是动物
D . 小羊吃草长大,属于生命现象,所以羊是生物
1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北风吹,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8、在使用显微镜时,下述五个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
①对光 ②取镜和安放 ③放置切片标本 ④观察 ⑤收镜
A . ⑤①③②④
B . ②①③④⑤
C . ③④⑤②①
D . ③②①④⑤
19、下列显微镜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 对光时,若外界光线较强,则反光镜使用凹面
B . 下降镜筒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
C . 若视野中因光线较强而看不清物像,则可以转动遮光器用更小的光圈
D . 若物像偏在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则玻片需向右下方移动
20、用光学显微镜对光,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时,应( )
A . 转动转换器
B .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调节反光镜
2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先后用“10X10”与“10X40”两组镜头(目镜和物镜)观察该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结果两次看到的 ( )
A . 视野都一样亮
B . 物像都是倒像
C . 细胞数目一样多
D . 细胞的大小都相同
2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以致影响观察时,应调节视野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缩小光圈
B . 换高倍目镜
C . 选用凹面镜反光
D . 调节粗准焦螺旋
23、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帝企鹅不能在热带生活,文竹不能放在太阳底下暴晒。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分别是( )
A . 阳光、水、温度
B . 温度、水、阳光
C . 水、阳光、温度
D . 水、温度、阳光
24、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由此可知,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
A . 互助
B . 寄生
C . 捕食
D . 共生
25、洞庭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A . 湖中最小的鱼虾
B . 湖水和阳光
C . 湖中的渔民
D . 湖中的藻类和浮游植物
26、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 .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27、下列对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层
B .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 . 目前,人类可以在地球以外的月球或宇宙空间站上再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物圈
D .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
2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避役又称“变色龙”,它能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体色
B . 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C . 雷鸟生活在欧洲和北美,平时体色为灰褐色,到了冬季会换成白色羽毛
D . 东北虎产下一只白色的虎仔
29、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30、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 . 它们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B . 它们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 它们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D . 它们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
3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
B . 光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C . 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D . 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2、如图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为上表皮,细胞大多无色透明,几乎不含叶绿体
B . 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产生的氧气,通过②叶表皮的气孔进出
C .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③中的筛管输送到叶,参与光合作用;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③中的导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
D . ④为叶肉细胞,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3、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经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不变蓝,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 水
B . 二氧化碳
C . 叶绿体
D . 光
3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两面一部分曝光,一部分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35、下列表示用天竺葵“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暗处理一昼夜是让天竺葵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B . 用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
C . 酒精脱色使色素溶解于大烧杯内水中
D . 可以用碘酒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36、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如图是根尖的结构模式图,植物的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如图中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 . 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B . 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C . 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D . 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二、选择题组(共1小题)
1、“树欲静而风不止,叶飘零而风依行。”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据图回答38—40题:
(1)上图中2和 3 分别是( ) (1)
A . 二氧化碳、光
B . 二氧化碳、叶绿体
C . 有机物、光
D . 氧气、无机物
(2)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会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2)
A . 1代表的物质
B . 2代表的物质
C . 3代表的物质
D . 4代表的物质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3)
A .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B .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 .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积蓄的
D . 叶绿素以及其他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在以后的许多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试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
(1)图中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镜,图中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像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2)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组合。当使用②观察时,物像与玻片之间的距离是图。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e”字,则玻片上写的字是。
(4)小刚在视野的左上方看到一个细胞,他想把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朝方移动。
2、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生态系统是由和组成。
(2)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者,它们能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它们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草再利用。因此,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牛、羊都是食草动物,二者存在关系,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者。它们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牛、羊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B、C表示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的中。
(2)物质A是一种气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物质C是,它通过根、茎中的运输到叶。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物质B和有机物。
(4)光合作用的表达式:。